第28章 大明特色(2/4)
,就以郑义说的来,文渊阁制定细则。”
这句话让满朝欢喜。
夏原吉看到这个事情定下了,问出了自己疑惑。
“不知郑爵爷,如何杜绝私铸,宝泉局一直稳定着国内的钱币,突然裁撤,怎么保证钱币可以及时补充?”
郑义。
“防伪上,我们已经掌握精雕技术,自带轮齿。”
“而且模板几年一换,不管是筑钱成本还是门槛,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至于流通问题,随着大币值的银币和金币流通,铜钱就会得到释放,这就给铜币流通提供了时间。”
“同时新币的发行,会快速迭代旧币,那些喜欢藏钱的土财主,不得不把自己手里的钱币兑换掉,也可以极大缓解钱币需求。”
“其他的事情就是陛下的了,只需要大量的算数大家可以搞定。”
玛德,原来这又是给他儒家挖的坑。
算数大家?那不是杂家的吗?
杂家入主钱币铸造和钱庄。
这个大坑比。
一群文官顿时扭头看向了郑义。
郑义无所谓的笑笑。
“如果陛下找不到足够的算学大家的话,我推荐我家的兄弟姐妹们,他们现在个个精通算学,对算账也多有研究。”
一群奴仆,也称兄弟姐妹。
当我们不知道是何居心吗?
“哼,不劳你费心。”
郑义倒是无所谓,不就是一些小学数学吗?从古到今,流传了大量的算学书籍,早就涵盖了小学内容。
只不过以前的算术,被各种打压,记录的也太过复杂,很多人看的云里雾里。
现在经过郑义的阿拉伯数字和书写格式改良之后。
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
符号计算已经在郑府和共幼院大行其道。
计算形式清晰明了,学习起来也简单了很多。
也起了很多名字,比如祖之冲率,杨辉方程等等
可以说,现在郑府就是整个大明朝的数学殿堂。
加上工业生产,对算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数算也在酝酿。
“好吧,遇到难题,可以向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