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晋战区局势之变,内斗再起(2/4)
人都跟楚云飞一样,不克扣军饷,不压榨下属的口粮。
果军上下良莠不齐,都说八路生活艰苦,实际上很多果军部队过的更苦。
兵乱如匪,将乱则灾。
此话一点都不假。
短暂的休整之后,
第三军沙盘图重新调整,参谋们忙的不可开交,掌控的地盘大了,手上的兵力增加,部署的阵地纵深极大。
从长治北部各镇,到运城南部,大半个晋战区的纵深摆在了楚云飞眼前。
李士龙、王俊两位师长也在,
方立功、孙铭则站在沙盘两侧。
关于第三军接下来的作战计划,需要楚云飞的军参谋部统一制定。
各位都面朝楚云飞,看着他崭新的军装,等候军座发言。
之前虽也称军座,却有点名不副实。
副军长代理军长。
但今天不一样,山城校长亲自颁发的晋升命令,擢升楚云飞为第三军中将军长。
这才算名正言顺,正儿八经的一军之长。
“鬼子兵力收缩晋中一线,与北越、北太行山区接壤,那是八路及晋绥军的驻扎范围。
接下来的战事应以小规模骚扰为主,以运动战的方式歼灭小股敌军,稳固长治、临汾、运城,扎根于地方。”
随后楚云飞看向李士龙跟王俊两位师长,吩咐道:“提升补充团的训练质量,挑选优秀兵员,扩充部队,用3-5个月时间,训练一批精兵。”
属于军长特有的威势释放开,让在场的诸位高级军官倍感压力。
楚云飞治军严格,想要当好他手下的军官,没点本事趁早滚蛋。
从整体战略而言,第三军处于收缩状态,358师、第7师、24师分别驻扎长治、临汾、运城。
在北部布置的大片根据地、临时工事全盘被晋绥军个八路接手。
闫东山非常活跃,利用地盘扩张迅速的招收兵力。
他在晋战区的名望不错,执行兵农合一政策,迅速的整编五万人,补入他八个军的编制内。
晋绥军的编制很大,八个军,整编新兵之前不足十万人,一个军才一万人多点。
吕梁地界、太岳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