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再入36门重迫击炮,补充m3黄油枪(2/4)
执行南北夹击,江汉平原水路繁琐,短时间也难以形成夹角攻势。
这时候放弃修缮好的工事,会不会有点浪费。
浪费是肯定浪费,不要纠结于一城一地的损失,青年军还未彻底成型,怕是撑不住平原地带的血战。
楚云飞边打边整训的思路是可行的,与鬼子决战的时机未到,撤退到江陵一线最合适。
荆州与江陵有长湖作为隔断,不需要担心鬼子迂回绕后。
第六战区的江防部队,也可以从华容、安乡集结兵力,沿江逼近洪湖地区,牵扯十一军主力。
“按我命令撤退,黄歇口镇不值得坚守,可预留小股部队,阻敌前进,主力部队分批撤向江陵。动作要快,莫要给鬼子留下破绽。”
楚云飞不想与敌寇在平原交战,会让鬼子的机动化部队展现最大威力。
以江陵城为据点,构建江陵、荆州一线的防御阵地,远比平原地区有利。
还能依托长江河道,将兵力运输至沿线的任何一点。
也不需要担心陆地后勤路线被截断的问题。
反观鬼子,想要进攻江陵,需要拉长战线,把补给线暴露出来。
江防部队可以从各个点偷袭,让其疲于奔命。
既然决定了,无须质疑,更不需要过多的心疼前线工事。
部队的动作很快,在鬼子未察觉之前,迅速的向后方撤退。
主力撤退之间,
楚云飞则频繁与山城交流,催促军械的补充。
想让马儿跑,得给马儿吃草。
36门107毫米迫击炮的采购订单批准下来,同时老美援助了一批新式的3式冲锋枪,也就是二战鼎有名气的黄油枪。
价格低廉,生产方便,性能稳定,便于分解组装。
优点非常多,适合突击部队使用。
单从造价而言,可以跟司登冲锋枪媲美,但性能及稳定性远胜于司登冲锋枪。
属于第一批试产枪支,正好楚云飞又一直想要美械援助,史迪威中将要了一批到国内战场,试验一下战场上的杀伤力。
调配3冲锋枪1200支,子弹300万发;
提供107毫米迫击炮36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