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陈学长合作的态度,互取所需(1/4)
正如楚云飞猜测,延长石油缺少钻井、开采设备,包括炼油的锅炉。一些设备陈旧,采油量很低。
若是更换新设备,再组建几个炼油锅炉,产量提升十几倍问题不大。
保守估计能提升20-30倍产量。
日产40-50吨,省着点用,能够保证三万机械化部队的日常所需。
“此次合作可作为联合入股,你投入设备,我方提供人力及技工。5年内的产油分给你三成,其余石油具备优先采购权。”
意思是这每天产出的几十吨石油里边,楚云飞可以免费使用三成。
剩下的油料可以优先交易。
翻看了设备清单,楚云飞略微迟疑,决定再多投入一些设备,给开采提提速。
命令孙铭给缅战区致电,想办法凑齐炼油、采油所需设备,以空运方式至运城。
他手上有系统奖励的12架b29轰炸机,载重量最大可达10吨。拆卸不必要的座椅,空出来的弹仓可以当运输机使用。
同古还有10架最新的运输机,c47型号运输机最大载重118吨,飞行距离2600千米。
运输一批小型钻井设备,以及炼油设备问题不大。
缅战区也有油田,这批设备较容易获得。
实在不行跟美国佬、英国佬采购,也是可以买到的。
“除了双方合作开采之外,现有储存了多少油料?”
“170吨左右。”
“我全要了,是用粮食交换,还是用军械交易?”
楚云飞颇有些财大气粗,他在运城开设了机场。随着临时机场扩建,会停放更多的战斗机。
譬如鬼子刚刚被击落的6架战斗机,通过系统以旧换新操作一番,就成了楚云飞的飞机。
战斗持续,坦克、汽车、装甲车的缴获,也是耗油大户。
仅临汾城114师团手上,便有卡车70余辆,摩托车300多辆,装甲车10辆。
如何交易?用什么交易?
这可难住了陈学长,陕北既缺少粮食,也缺少军械。
目前军械还好,能通过阻击日寇缴获,兵工厂也能持续产出。
先以粮食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