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粮食(2/3)
,算计着时间和地点受灾的地区,从江南调取钱粮是最方便的。
“明后两天就应该能来新的消息,很大的情况,就是从漕运这一方面截一部分。”按照常理来说,景庄也知道安若说的是正解,万一江南那边也是亏空的十分大,能接济过来就已经很不错了呢?受灾的面积都到了泰州江都了,这真的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做什么事情都是捉襟见肘的。
梁安若想想这破旧不烂的局面,就有点头痛,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扒开一看金絮,其表败絮其内,整个大清国还是有摇摇欲坠的那种情况,再加上江南的汉人,压根就不服清朝的统治,这也就是为什么康熙一生六下江南,这简直就是一个火药桶啊!
景庄也在一旁叹气,他们想过安稳的日子,没想到,除夺嫡这个事情之外,哪哪都是事!或许九子夺嫡这件事情,就是所有事情的一个缩影。
“不想了,不想了,一想到这里,我就头痛。花费百万巨款打造的水利工程,就和个豆腐渣似的,老爷子心里不知。憋着多少火。那负这事项的官员,又是属于哪一派的呢?真是有的愁了,怪不得四爷比咱俩还早,领着老婆孩子就到庄子里过活。”
经过这几天的琢磨,景庄也寻思出了一点不对劲的感觉,可能不光是自己想抱四爷的大腿,或许四爷也想往自己身边靠。
“再等等,再等几天,天气好一点,我给四嫂那边下帖子。”虽然嘴上说的是天气好,其实是二月底的时候,四哥家有一个孩子夭折了,不是弘晖,是一个庶子。想着最起码过了这段时间再提。
当然,到了庄子上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育种种田。
这天儿主要是太冷了,本来想在立春的时候就将种子播下,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在宫里不要做一些不常见的事情,而且还不一定活,所以到了庄子安顿好了第一件事情就特意的划了一片地方来。
现在地瓜土豆玉米,基本上都已经在16世纪左右,也就是明朝后期传入,耐饥而且产量也不错,但是现在把它摆在桌面上的次数还是不够大,当然也是跟品种有关系。
而且据传回来的消息,二人发现地瓜这类的作物其实只是小范围的推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不能抵税。
“摊丁入亩应该是在雍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