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送礼(1/4)
一朝天子就这么被人召之即来,让周清浩更加确信,这只是一群贪恋荣华富贵,情愿出卖灵魂的傀儡而已,至于扶持起来的陛下则更加可怜,只是傀儡手中的傀儡,密密麻麻的无形线条将她束缚在大殿之中,挣不开,逃不掉。
周清浩对南朝天子的情感是那种居高临下的怜悯,是自由人对囚犯的同情。不管是大楚还是南朝,森严的等级制度将所有人框外自己应该待的位置,上下阶级之间似乎隔着铜墙铁壁。这么一来,不仅保证了上位者能一直享受荣华富贵,也让他们能毫无顾忌的向下索取,因为下面阶级的人,很难对他们产生威胁。
大楚初期就设立了流觞之辩,就是为了给寒门读书人开辟一条大路,想要打破世家贵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即使后面因为刺杀而取消了,朝廷也还一直留着举荐为官的途径。
可是最终结局并不理想,能爬到高位的寒门子弟只有左相赵维清一人而已,南朝就更不用说了,非五姓子弟不得为官的条例已经写进了律法当中,以军队为贵族的权益保驾护航。
周清浩自认不是什么圣人,但同样,也算不得坏。自己作为高位者贪图着权利带来的好处,也知道长久如此下去,必定会造成腐败成性的局面。或许最开始从困境中奋斗起来的官员还能守住本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孩子必定会问出,“何不食肉糜?”这种混账话来。到时候各处又是烽火四起,狼烟遍地,阴谋家们轮番上场,以人命为赌注,为自己博名声,最后登台高喊,“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其威武霸气。
周清浩羡慕,但并不想成为这种人,现代那时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仔,不是穿越了就会变成在某处不知名的世界放肆宣泄内心怨恨情绪的暴君。
在大楚一个孩子想要养育成人,比之现代不知道要难多少,为了私欲而爆发的一场战争,动辄死伤数千甚至上万人,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的父母失去孩子,更是无数家庭的顶梁柱塌了。即便朝廷发下不少抚恤金,也弥补不了失去亲人的痛苦。
因为死的不是自己,所以那些站在高处的人会叫嚣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因为不用在战场上冲杀,所以他们会将一切失利的罪责推给主帅和战士们,动不动就是斩首灭族,从不会思考是不是战略制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