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3/10)
伤害到身体,在许多人眼里它的威慑却绝不小于肉刑。
谁都不想一走出去就被所有人投以鄙夷与厌恶的目光。
后来佛教传了过来,众人对剃发虽没那么抗拒了,却也并非人人都能接受。
每天对镜一看都能瞧见自己顶着根老鼠尾巴,许多心高气傲的读书人都接受不了。可惜在“留发不留头”的威慑之下,他们只能告别自己引以为傲的冠发,学着草原人剃头去了。
当然了,即使身体屈服了,他们内心仍没有屈服,所以他们要求自己的妻女统统把脚给裹小,朝廷越是禁止汉女裹脚,他们就越是要让她们把脚给裹起来,美其名曰要保留作为汉人的气节。
裹脚多安全啊,外人又不可能掀起良家女子的脚来检查她们到底是大脚还是小脚?
那时候的汉人也只能在这种旁人看不见的地方维持最后一点可笑的尊严了。
真要让他们坚决不剃头抗争到底,那肯定是脑袋最要紧。
阿印是从她舅舅袁枚那里听说这些事的,袁枚向来是个放荡不羁的家伙,他趁着父亲病逝直接辞官就是因为他与官场格格不入。
对于放足这件事,他是身体力行地让自己身边所有女眷都不受此害,哪怕是对着懵懵懂懂的外甥女,他也给她讲了那“男降女不降”的可笑说法。
不管是因为贪图□□还是因为“保留气节”而让女子把脚裹小,于袁枚而言都是十分恶劣的做法。
他本人也很好色,不过他欣赏各式各样的美,而非一味地追求纤弱妍媚。
就像后世很流行的一句话那样:美则美矣,没有灵魂。
袁枚还是希望能教女子以诗书,彼此交流起来不说能达到李易安与其丈夫那种“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投契,至少不至于连自己说什么对方都听不懂。
这一点光凭好相貌好体态是无法给予的。
眼看很难把妹妹的想法掰回来,袁枚只能有事没事就找外甥女聊聊天,怂恿外甥女多去缠着她娘教她识字写字。
正是因为袁枚在外甥女面前讲了许多道理,阿印才能给李时珍勾勒出大明亡国后汉人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以至于今天的李时珍都格外沉默。
看别人热闹的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