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 章(4/6)
r/>
霍善兴冲冲地看向那新出现在医馆里的生面孔。br/>
这是建兴十年春天的诸葛亮,他去岁再一次打出祁山,也是一生中最后一次打出祁山,没过几l年便病逝五丈原,再也无望实现他心心念念的北伐。br/>
这时候的诸葛亮倒是还没有重病缠身,只是十年间数次兴兵北伐让他有些筋疲力尽,非常需要好好修养一段时间。br/>
诸葛亮身长八尺,长须飘然,瞧着就是个非常靠谱的人。br/>
哪怕已经年过五旬,他背脊依然不见丝毫伛偻,目光也清明至极。br/>
诸葛亮过来前显然已经签过就诊知情同意书,知晓霍善这边到底是什么情况。br/>
他拱手朝霍善几l人问好。br/>
李时珍还是头一回见到活生生的诸葛亮,不由感慨诸葛亮本人远不是戏台上的诸葛亮能比拟的,一看就让人油然生出种莫名的信服感。br/>
霍善兴致勃勃地凑过去和诸葛亮搭话:“听说您很会做馒头!”br/>
诸葛亮:?br/>
李时珍忙把他拉回来,让他别一见面就聊这个,还不如聊聊木牛流马是怎么做的!br/>
霍善一向听劝,麻溜改为追问诸葛亮:“您能教我们做木牛流马吗?”br/>
诸葛亮:???br/>
没想到这神秘医馆的东家竟是个这么活泼的小孩。br/>
诸葛亮谦道:“教倒是可以教,木牛流马适合山路运输,这边怕是没那么需要。”br/>
霍善马上说道:“需要的,需要的,我们江夏郡也有很多山地的,等我们在山上种了茶叶、甘蔗和番薯,全都得想办法从山上运下去!”
br/>
诸葛亮便问番薯是何物。br/>
霍善给他吹嘘了一通,说这玩意“不择地而生,不择时而长”,可以直接蒸着吃、煮着吃、烤着吃,也可以磨成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面食,绝对是饥年救荒的大宝贝!br/>
要是诸葛亮教他们做那木牛和流马,他可以跟着去蜀中给他带红薯种子哦!br/>
只是他还得在江夏这边搞试点种植,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