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5 章(4/8)
面沸腾,产生大量的蒸汽,而这些蒸汽可以推动连杆带动相应的机器运作。br/>
经过瓦特改良后的蒸汽机,很快脱离了原本比较单一的煤矿产业,迅速推广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去。br/>
这东西挺能省人力牛力马力。br/>
就是比较废燃料。br/>
对于煤矿资源不发达的地区,还不如多雇几个人。不过江夏郡这边倒是可以小小地奢侈一把,因为这边的矿藏资源还是很丰富的,这玩意可以代替人力去做一些相对危险的工作,尤其是煤矿开采上是非常适用的。br/>
李长生这两年都在琢磨这件事。br/>
要像霍善说的那样修一个连通整个大汉的火车网络,目前肯定是做不到的,但弄清楚原理以后修一点给霍善玩玩完全没有问题。br/>
反正除了霍善外肯定还会有很多好事者想体验一下坐这种大块头的感觉,到时候运行个一年半载肯定就把投入的制造费用给赚回来了。br/>
既然李世民都提出了多朝联合研发,那李长生肯定也是没意见的。br/>
光靠霍善去别人那儿瞧瞧成品,想让这些新鲜事物顺利落地其实挺不容易的,比如平板玻璃的制造项目就遇到了不少技术瓶颈。br/>
明明只是那么简简单单一块透明玻璃,愣是从塑形到切割都需要考虑良久,难怪一直到袁枚那会儿大清都还得花大价钱从洋人那里采购这玩意。br/>
真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大规模生产的条件。br/>
有人愿意多提供点摸索经验,对他们来说当然是件好事。br/>
李长生道:“那就按你自己的想法去办。”br/>
霍善得了李长生的准话,边溜达去找他叔霍光边在交流群里汇总一些乱七八糟的待研发项目。br/>
全都是他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但是他在外头见过的新鲜事物——有的他知道原理,有的他不知道,反正先挂出来给大家瞅瞅。br/>
好东西当然都要扒拉到自己碗里!br/>
交流群最方便的就是只要你脑海里有相关内容,统统都可以整理成册发到群里,霍善就是这样从苏轼他们那儿收到许多乱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