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拾荒老人(2/4)
活区域有了概念。所谓的城东群生村,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农村,而是c市市区内的一个区域。早些年的时候,那里的确是个人口不多,面积也不算大的小村子,叫做群生村,后来那块地方被某个企业家看中,想要买下来办厂,于是就和村民协商,最后原来的村庄变成了厂区,所有村民都被统一安置在后建的楼房里,青壮年统一招工进了那个企业家的工厂,成了工人,但是当地依旧被习惯的称为“群生村”。近几年因为工厂效益不好,终于倒闭了,原本有工作的人失了业,原本就依靠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则大多没有了经济来源,于是大批居民外出务工,少部分老人和孩子依旧留在那里,生活条件普遍比较艰苦。 这个沈大爷估计就是在那里依靠修鞋手艺来维持生活的原群生村村民了。 可是群生村正如沈大爷所说,位于城东,那里无论距离方达家,还是方万的学校,都很远,属于市区却又相对偏僻,为什么书包会被沈大爷找到呢? “大爷,今年高寿啊?”
安长埔把疑问压在心里,没有急着询问,而是继续若无其事的同沈大爷“闲聊”着。 从表情和姿态都可以清楚的看出,沈大爷眼下根本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和安长埔闲聊,不过碍于对方的身份,加上小伙子的态度彬彬有礼又十分亲切,沈大爷也不好不回答,只好唯唯诺诺的小声说:“我今年刚满70岁,家里还有个老伴儿,儿子和媳妇到外地去打工,孙子跟着我们。”
提到小孙子的时候,老人的手不自主的在膝盖上摩挲了几下,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有些慈爱,又隐隐的好像有些不安。 这种神态上的变化没有逃过安长埔的眼睛,他不动声色的观察着,顺便在心里揣摩着老人的家庭组成,以及与方万的书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 秦若男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没有开口与老人对话,她的注意力放在了桌子上的那个小书包上面。 书包本身倒是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和市面上的学生书包并没有什么区别,不大,书包的正面印着一个很大的卡通图案,好像是时下里孩子们比较喜欢的蓝猫,图案仍旧很新,没有开裂或者剥落的迹象,看上去要么这个书包才买了没多久,要不然就是书包的主人对自己的书包应用率并不高。 这些都不是她注意的重点,重点在于,桌上的那个蓝色小书包,是湿的。 没有错,书包很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