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圈点前三,传胪唱名(1/2)
第一名。并称,这一份试卷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观点客官,其中虽无美言,但是却针砭时弊,话语虽然略有偏激,但是却有前唐魏征之风,正是帝皇应选的贤才。巧合的是,这一份试卷正是沈堂的试卷。汤思退等人自然不是为了帮助沈堂,而是为了打击赵眘北伐之心,若是赵眘一心北伐,那对于主和派的立场自然是极度不利,而选出一分这样的试卷,显然更符合主和派的利益。所以,二人据理力争,直到最后赵眘含怒而去,这前三甲的位置却是没有确定下来。而到了今天早上,学子们已经在门外等候,这前三甲的排名必须确认下来了。早朝开始后,说了几件不轻不重的事情,尚怀礼便再度请求赵眘圈点三甲之名!赵眘再度按照之前的选择圈点,但是,中书省却是在左右相的带领下尽皆反驳,而且,就连御史台也搀和进来,并说,身为新科学子,定当秉公论断时事,而不应该因圣上喜好而谗言魅上,此乃亡国之言,圣上需尽皆摒弃……其实,赵眘也很是清楚,想要让这些所谓的才子,来论断出北伐胜败,根本不可能。他之所以选了这样一个题目,本来就是想要寻求一些信心而已。对于这样的答案,也是在他的意料之中。至于沈堂的那一份试卷,他同样也看过了。实际上,其中不少观点赵眘都极为赞赏和认同。但是,在赵眘看来,这是一个狂书生所写而已。并且,按照那试卷中所言,现如今的大宋千疮百孔,民事、军事、官场、经济,尽皆存在着极大问题。赵眘很想问问沈堂,难道,在他的眼中,大宋就如此不堪吗?而且,这样的大宋,是在自己的执掌之下,这岂不是意味着自己是一个昏君?所以,赵眘对于沈堂的那一份真挚之言,有着不小的厌恶。毕竟,有哪一个皇帝希望自己是昏君?圣明如李世民,也不知道多少次想要直接砍了魏征的脑袋,更何况是赵眘?可是赵眘铁青着脸色,看着下方半个多朝堂之人,都出班请奏的时候,他哪怕不同意也得同意了。赵宋的体质,让文臣有着敢把皇上拉下马的胆量。想当年,寇准敢直接拽着皇帝上前线战场,而现在,只是逼着皇帝更改区区一个殿试排名,虽然也算是文官史上的光荣一笔,但却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儿。几乎咬碎了牙关,赵眘狠狠的在那份令人厌恶的试卷之上化了个圈,若非是之后还有传胪、琼林宴,赵眘绝对转身就走。身为皇帝,却被一众臣子逼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