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死心了(5/7)
哪?
众人默然,许久之后,于徽音若有所思:“李定安,有没有这种可能:当时的法阵建造顺序是先小后大,先易后难,比如先建青龙山,后建浑善古城。这两座建成后,准备建第三座法阵的时候,蒙古就灭亡了?”
不可能……
话刚到了嘴边,李定安又猝然顿住:没有建成?
这句话,好像还是他亲口说的?
就刚到阿拉善,队员们在会议室,亲眼看着大风吹着磨盘大的石头,嘟碌碌滚到墙根下的那一天。
何安邦说: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沙漠,再大的遗址也被埋的严严实实,根本不好找。
自己告诉他:其实并不难。因为山势明显,走向清晰,只要再找到古河道,找到遗址不过是时间问题……除非没建。
那现在呢?
就这么大个地方,挖成这屌样都没找到,除了没建,好像再找不出第二种原因?
再仔细想想:元灭南宋是1280年,徐达攻陷元大都是1368年,等于大元就存在了八十八年。
但如果推断遗址建造的时间,肯定没这么长:应该是忽必烈去世,元世宗继位之后。大致时间1295年左右开始,截止到南坡之变的1323年左右。
自此后,蒙元内忧外患愈演愈烈,内部内乱四起,忽而这一部造反,忽而那一部叛乱,元朝三天两头的换皇帝,打不完的内战。
外部时局也渐渐动荡,汉人四处揭杆而起,烽烟遍地,平不完的起义。
平乱都来不及,哪还有多余的财力修什么风水法阵?
所以从前到后,不会超过二十八年。
关键的是,这二十八年间,大元也并非一帆风顺:前面的十六年,年年都和窝阔台汗国打仗,就没停过,直到窝阔台汗国灭亡。
好不容易不打仗了,因为推行汉化,继而引发内部一系列的矛盾,以致朝局动荡。最终在1323年达到顶峰:皇帝被刺,诸王争位。
如果这么算,建造法阵的时间只会更短……
也恰好附合他之前对何安邦和王永谦说的那句话:不管遗址的坐标位置有多偏,又被流沙埋的有多深,他都不怕。无非就是根据山势和古河道推算,然后逐点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