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3/7)
宠”,也像是“无病呻吟”。倘若许多人当真为了热爱盲目的加入漆器行业,做自己以为的创新,最后只能在遭受重重苦难之后,落得个无人问津。
试问:那个时候人们的一腔热血冷透,漆器之外,还会有人去抢救那些濒临灭绝的非遗么?
这些视频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许多人在“中国不是没有奢侈品”的视频里了解了漆器,就以为漆器已经束之高阁,寻常人根本买不起,可几块、几十块、几百块的日用品很多,妆匣、果盘、茶台、手链、扇子、钥匙扣……应有尽有。
是,也有几百万上千万的精品。但“百里千刀一两漆”,如今高品质大漆的个人购买的价格在300元左右一斤,均价也在150元左右。
金钱之外,更多的投入是时间。以雕漆嵌玉屏风为例,想要从生漆变成雕漆嵌玉等一系列作品,在朱砂、石青、石绿的调色之后,刷上生漆的木胎需要在专门的温湿度下阴干。
扬州一天干一层,梅雨季节一天干两层;bj有时候要一周才能干一层,一年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可以做。而一层漆,只有003—004毫米厚度,想要刷到一厘米,需要整整一年。
在此基础上才能再由手工艺人进行下一步的雕漆,其间不能出半点错误,否则全盘皆输。除此之外,设计稿子等等一系列步骤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时间,同样需要手工艺人们极其高超的技艺。
因而,能卖上几百万的作品,可能需要几位师傅一起,做上五六年才能完成。
贵有贵的道理,便宜也是寻常百姓手中的日常器具。而那些不负责任的视频张口闭口就是只剩“贵”字,让社会对漆器的认知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才是真正让漆器‘束之高阁’的原因。
在我刷到的视频里,同样有人因为看到各种不负责任的宣传,以至于错误的认为漆器艺人在用他们的苦和累,“道德绑架”消费者,所以不愿意购买。
但是现实是:很多矛盾实际上不是传承人自己造成的,也不是他们拿来吹嘘的。市场、文化、创新、实用、审美、原材料这些困难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将事实说给大家并没有错。可部分不负责任的视频却拿出来大肆宣扬,以获得流量和利益。
所幸,在营销号“大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