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城乡倒挂第一步(2/4)
该上班的上班。只有两个保卫处的保卫员,站在他身后准备拆台子。杨厂长看了看,无奈的摇了摇头,没想到这一次摘桃子,影响会这么大,他就这么不受待见。
接下来的几天,杨厂长直接出没在各个车间,和工人了解情况,拉关系。在厂里,知道得到了工人的拥护,行政人员,没多大影响,翻不起浪花来。好不容易在工人中建立了一丝好印象,但是到了十号,他就感觉自己腰子被狠狠地捅了一刀。随着广播员个字一个字的念出这份厂务和总务联合签署的文件,所有的非生产工人和行政人员气的牙痒痒,很多高级工人,心里也带着火。行政人员是定量不一定够吃的,高级工人是他们的标准够不上小灶,原来可以吃中灶,但是现在统一标准了,大家一起吃大灶。
十一号,赵芹上班就带了二十斤生产粉去了后勤,领了三十斤的馒头票,一共是八十个馒头,厂里的馒头很标准,四两白面出六两馒头,大差不差。赵芹平时不缺吃的,一顿一个就差不多了。
十三号晚上到家的时候,三大妈就坐在门口,一个个的通知,早点吃饭,吃完饭过来开会。由于赵家没人做饭,所以,赵芹直接煮了一锅面条,两个人刚刚吃完饭,就听到了外面有人叫着开会。赵鑫别的东西不出门,但是全院大会她从来不落,太有意思了。
但是今天开会的不是三个大爷,而是街道的崔干事,就是公审李卫国的时候来的那个人。崔干事的例行发言,可比刘海中有意思多了,无论是内容还是节奏。这些东西说完之后,崔干事就开始详细的讲解粮食政策,总的来说虽然政策是国家统一的,但是在全国各地是逐步实行的,京城算是最早的那一批。看起来对农村户口影响不大,无非就是原来可以卖给个人,现在必须卖给国家了呗。住在城里,地由老家人种着的,也无所谓,他们本来就不在城里买粮。对于普通城里人影响也不大,虽然你买多了不行,但是你想达到那个买多了的量还是挺难的,顶多就是不能屯粮了。
但是有些人,就倒霉了,农村户口不能买粮,但是娘家也不管的,就容易超限了。95号院没有这种人,所以和95院没啥关系,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就有点大了,那就是崔干事在劝大家,尽量把农村户口迁到城里来,现在还相对容易,以后就难了,原来都是易中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