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古玩街上奇葩多(3/4)
,只要对这段历史有过了解的人,都会立马想到相关的典故。哪怕明知道是假的,但那感受确实很新奇不是吗?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夏文雨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突然噗嗤一下笑了出来,说道:“老师,那个卖朱元璋半个碗的真是绝了。现在我想起来都觉得太搞笑了。”
王兴海笑道:“是啊,别看他好笑,但那老板敢用半个碗就能拿出来当古玩卖,就说明朱元璋的这半个碗确实是深入人心。说这些老板卖的是噱头,但又何尝卖的不是一种传承呢。一种我们华夏人独有的传承。你要叫米国人去搞这些玩意。他们玩的出这些花样吗?”
“嗯。老师你说的对,其实吧。不把这些东西当古玩看,还真的挺有意思的。每一个物件都能让我想起历史上的那些典故,比书本上有趣多了。”小雨此时也赞同的道。
王兴海欣慰的笑道:“对喽,你就用平常心去看待这些东西,能在里面品出很多味道的。历史是枯燥的,但历史人物却是鲜活的,而这些老板却能在枯燥的历史中找出他们鲜活的部分,让人们深切的感受到自己就身处于历史的长河中,而不是书本上那些乏味的文字记录。”
就这样师徒俩人一边往“渭水阁”的方向走,一边欣赏着这古玩城里的一件件“绝世重宝”。王兴海时不时的还考校夏文雨一番,两人逛的是乐在其中。
按照张公公先前的指引,两人走走停停的,终于来到了“渭水阁”的门口。抬头看着门口的招牌,王兴海对夏文雨问道:“小雨啊,这家店叫这个名字,你能明白他的深意吗?”
夏文雨思考了一会答道:“这里是古玩城,这里的名字一般不会瞎取。不过这个名字,似乎和古玩城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我看到临街很多古玩店,通俗点的不是什么叫“鉴宝斋”,就是什么“藏宝阁”,文雅点的也会突出自身特色。比如“瓷艺居”,“书香堂”什么的。这“渭水阁”怎么看怎么别扭。”
“那你看出来什么没有?”王兴海继续问道。
夏文雨眼珠一转,答道:“既然这家店用了“渭水”二字做店名,那必然有其深意,我想了想,和渭水有关的典故,我想到的就是“渭水之盟”。不过这“渭水之盟”和古玩也不太搭啊。毕竟渭水之盟也不是什么光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