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盐城没有盐(3/3)
您”
这时林南记起了之前看见过关于盐城的报道。
盐城并不是因为拥有庞大的盐工业才叫盐城的。
盐城以前是一座工业城市,并不叫盐城,某位作家在自己的书中把这座工业城市称为“油盐的城市”,用来记录他贫困的童年。
文章带火了城市,正巧赶上环境整治,大批工厂倒闭,城市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区,就将城市的名字与文章绑定,改为了盐城。
盐城没有盐,只有工业时期工人们留下的汗与生活。
半路上,林南上了城乡来往的大巴。
稍稍在车上休息一会,林南身上的钱还有不少,足够他潇洒这么一次。
“喂,睡觉的小哥醒醒,到站十分钟了。”
司机来到林南的座位上,掀开盖住脸的牛仔帽,朝他喊道
“唔——”
林南大大地伸了一个懒腰,从司机那拿过帽子重新戴上。
朝司机笑道:“谢了,麻烦将行李舱开一下。”
司机边走边说:“小哥是来盐城旅行的吧?”
林南也没否决:“是啊,大作家的故乡,早就想来看看了。”
司机打开了行李舱:“哈哈哈,据说来盐城旅行的人,十个有九个是奔着废工业园区去的,还有一个专门奔着麦林从小到大的生活轨迹来的。”
“麦林当然只是那小子的笔名,实话告诉你,那小子小的时候还跟在我屁股后面跑过。”
“后面他父亲得了癌,母亲早早就丧失了行动能力,他八九岁的年纪就进厂去帮忙打杂,挣一份能活下去的钱。”
林南也不着急,就在客车旁听司机讲了许多麦林人生经历。
据说这些是书里没写过的,每一次司机瞧着有眼缘的人,他都会扒拉出去说说。
愿意听的,司机自然乐得高兴,说得更尽兴。
仿佛他就是那位改变一座城的麦林。
而他只是麦林童年时的一位朋友。
将至天黑,司机陈勇邀请林南去下馆子。
林南拒绝了陈勇的邀请。
他背上行李包,消失在了灯火霓虹的夜色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