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凤凰困境(3/3)
藕之乡。这里河网密布,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五湖四荡象九颗明珠镶嵌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每逢盛夏,密密匝匝的荷叶从近向四面八方铺陈开去,直至天地相接,浑成一色,形成颇为壮观的“百里荷花香“的景色。
早在隋唐时期,宝应就开始人工栽培荷藕,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宝应藕农代代相传,使荷藕越长越盛、越长越好。
特产的莲藕粉具有“纯、白、薄、大“的特点,向为明清御膳用品,有“鹅毛雪片“的美誉。
赵一龙有生意上的朋友在扬州,很快就买回了一百万斤莲藕。
送了三十三万五千斤到凤凰乡的几个村中,其他的莲藕,被赵一龙高价卖了出去。
每斤莲藕售价达到了六元。
这让去参观的人见识了一番。
特别是那拥挤的抢购场面,让村长村支书们信心百倍。
不过,下种的事,他们还是偷偷地进行。
严令下去,任何人不准说出去!
村民们听说是曹刚推荐的,都很有热情。
种完后剩下来的莲藕废节,在村里用大锅煮了,莲藕炖大骨。
全村的人都尝到了莲藕的美味。
这一下,所有的人都对两个半月后,充满了信心!
同时,所有人都知道一个真理,闷头发大财!
直到一个月后,各村的莲藕长出了荷叶,荷花的时候,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城市人来参观,凤凰乡的人才无奈的公布了这件事。
随之,县委书记带人来凤凰乡,要处理凤凰乡的各村干部。
并且要拔掉长势很好的莲藕。
村民们不同意了,他们组成了护卫队,全体出动,将外来的人挡在村外。
村干部们说:“你不给稻种我们,我们不种其他的东西,难道这一季就浪费了。这理,就是到大内去,我们也有理!”
这件事被记者捅到了网上,
于是,松县的县委书记与县长,成了反面的典型。
打击报复村民,竟然不给稻种是农民种水稻。农民自己找莲藕来种,他们却带人去村里,要拔田中的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