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意气风发的时代(2/4)
快,转眼到了9月底。
轧钢厂的四轮拖拉机的生产厂房已经在规划中。
部里的资金已经到位。
就差朱丹发话,然后建筑工人出场。
不过就是临近10月,朱丹没有着急,怎么着也得过了这个大日子才行。
顺便还得囤积一些肉食,虽然没有到计划年代,可猪这东西真不好弄,不过朱丹在厂后面远一点的地方,规划了一个养猪场和养鸡场。
朱丹的规划是小猪小鸡散养,等鸡快该下蛋的时候在集中饲养。
鸭鹅这种习水的,就安排在湖那边去。
这样一来,只要规划好,防止疾病的发生,养个三四百头猪和五六万只鸡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方面的人才还是需要从农牧专业那边的兽医系和养殖系拉人过来。
猪崽子朱丹已经收回来了80多头,20来个老农户在这边伺候着,现在每天还有几头往这里送。
猪崽子好不好,有经验的老农瞄一眼就知道,别想糊弄他们,这些都是他们的经验之谈。
有20来个学生跟在他们身后,不但要学习怎么养猪,还要熟悉猪的各种习性。
老农没有什么文化,一身的本事也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他们也是被人一句一句的教导后,又摸索了几十年才总结到的经验。
学生跟在后面是需要随时记录的,还要问清楚为什么。
老农们啥时候看到过这么谦逊的大学生了,当然是把知道的和猜的都说了个遍。
不但如此,朱丹还弄了一个 禽苗孵化室,这种的就非常需要经验,不过朱丹造了三个很大的孵化箱,控制好温度,请来看护的是十里八乡最会孵鸡鸭鹅禽蛋的几位大妈,领着10名农牧养殖系的大学生在这里看着。
隔个两三天反动一下,学生记录好温度。
不但如此,规划的大棚蔬菜区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始施工着。
这里也有一批农牧种植系的大学生参与了进来。
不管在哪里,但凡能学到一套理论知识,然后能搞懂实践,那么他们就能独当一面。
这也是很多学生纷纷响应的原因。
“领导,上面的文件。” 徐秘书敲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