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2)
第二也算是一个考核选拔,筛选出他们中间真正能干事、能顶事、能成事的人。刘广平和张叔夜闻言,一脸的踌躇满志,当即同时向赵谌拱手和抱拳,异口同声说道:“请王爷吩咐。”
…………“当年张子一手建立横渠书院,本王对张子甚是敬佩,尤其是张子主张气学格物之道,本王深以为然。“所以,本王看重的是做事的能力,朝廷中有一些人因为诗词歌赋做得好,写文章写得好,便身居高位,手握大权,这是何等的荒谬。这样的事情在本王的治下绝不会发生。”
“横渠书院秉持张子教义,重实事、轻空谈,再加之朝廷被一些只重空谈、只会吟诗作对的人把持,所以我横渠书院的才子才屡考不中。”
给张叔夜和刘广平开了核心小组会议,统一了思想之后,赵谌便又在中午休整的时候,将一百多名横渠书院学生叫来,开始了对他们的培养引导,给他们安排第一件任务。刘广平在旁边听了金城王的讲话之后,却是若有所思,敬佩不已。他也是在官场混了十几年了,深知上位者将同样的意思,说给下面人听,有些人效果非常好,能够让人听了愉悦且不抵触,还能调动下面人的工作积极性。但有些上位者明明说的是同样的意思,但话一出口,下面人便很反感,不但没有作用,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刘广平却不知道,赵谌在后世“会海”中遨游十数年,讲话的艺术水平却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赵谌刚才若是直接说我喜欢做实事的,那些擅长诗词歌赋和做文章的人在我这里没有出路,在大宋诗词歌赋、文章科举占文官能力主流或者基础能力的大氛围下,直接就会让这些年轻的书生产生抵触心理。但刘广平发现,赵谌先拿横渠书院的开山祖师张载说事,并引出后面的话,那效果就立刻不一样了,这从那一百多名书生一个个摩拳擦掌的神情样子,就可以看出来。“本王给你们每人五百流民,吃喝拉撒睡等等,所有事情都由你们说了算,如何分组、如何管理你们自己定。”
“本王只看这五百流民一路上和到了兰州终点时,他们的团结协作、服从听话、做事效率这三个方面如何。”
“这一路上每天会对你们带队伍能力进行一个排名,从而初步界定你们的能力。”
“以此为基础,决定你们到兰州之后具体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