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谈小传宗上学(1/2)
第 492章 谈小传宗上学
这会吴翠兰亲自给儿子夹了块糖醋排骨,回应刚刚嘴上说醋的某人,然后率先展开了话题:
“你三大爷那天说起咱家粽粽也到上学的年纪,小宝,你和希希怎么想的”
大孙子易传宗快六岁生辰,说来这年纪再晚点读书也不能说晚,但这不是有易家宝这个四岁多就开始上学的先例。
早读书、早毕业后面是不是也能早工作,早成家?
儿子易家宝的例子在那,人老了老了,就渴望多子多福,这个“子”,是“子孙后代”的子。
曾经盼着有儿子就好,儿子有了后,盼着儿子健康长大,盼着儿子结婚生子,盼着生孙子或许也盼将来的重孙。
人总是贪心的,四世同堂在这会也是美好的愿景,吴翠兰自然也不能免俗。
当然,这点深处考虑,吴翠兰并没有说出来,此时易家宝听老妈问及,也没多想。
毕竟后世九年义务教育在那,他太习惯了六岁正是上学的年龄。
这会易家宝想了想,便也回道:
“我请了三大爷帮忙先启蒙一下,平常我和希希有空也会教教孩子”
“上学的话,我先打探一下学校的情况,不过大概还是得明年在看情况”
毕竟今年特殊时期刚过,平反回四九城的、知青回城回四九城的迎来送往,人员混乱不稳定不用多说。
就是他后面工作要转岗调动,到时候小传宗上学,未必不要考虑这些因素。
如果可以的话,易家宝更是寄希望于转岗后,争取大学老师转岗的岗位家属福利,直接把儿子安排进北平二小。
北平二小,或者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那个在后世北京也名头不小的重点小学。
放现在,同样也是四九城难进的好学校。
而且这还只是这两年,易家宝模糊记得七零年末的时期,这个学校被教育部列入全国重点小学名录。到时候教育资源的倾斜,拉开的差距更不用多说。
这当然不是红星小学等,这种方便工厂工人上班,没人照看的孩子有个去处,顺便读书识字的普通小学能比的。
倒时北平二小这类的学校,只怕比现在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