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素枝该嫁人了(2/4)
年纪都还小,分别是十四岁,十二岁,八岁,尚未议亲。
黄老太仔细算了算,单是正紧主子就超过二十口人了。加上大房的几个妾室,以及府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婢仆。好家伙,真真是好大一家子!
一早上下来,除了上朝的文祈年和几个上学的孙辈,剩下的人都陆陆续续的过来请安。
一开始黄老太还能和人唠上几句,来的人多了,黄老太便有些不耐烦了,草草两句便把人打发了。
文祈年举业未成之前,黄老太也不过是个农家老太太哪儿懂什么大户人家的规矩。
儿子一朝功成,她也瞬间晋升成了老夫人。便有样学样,跟着别人家要求儿孙们给她晨昏定省。
一开始她还乐在其中,时间一长,先不说别人,她自己就受不了了。
以前在村子里,为了生计,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干活。
好不容易儿子出息了,她也不用为生计忙活了,终于能每天睡到自然醒了。
结果,为了个晨昏定省,还得早早的起床等着人孙们来问安。尤其是寒冷的冬日里早起,那叫一个难受。
三个月后黄老太又自己取消了晨昏定省,只让一大家子月中和月末两日到她那儿一起用晚膳。
十几年都这样清清静静的过来了。
今天一早,一大家子都不约而同的跑来给她问安,让黄老太累得够呛。
好不容易把人都打发走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文大老爷又来了。
“娘,您这是怎么了?怎么看着脸色不大好?”
“人多,累的。”黄老太没好气的抱怨,“也不知道大家今儿怎么回事,一个个的都往我这儿跑,累死个人了。”
“估计是都听说了您昨天流鼻血的事,所以都担心您呢。”文老大笑着宽慰,“人多,就说明您老人家多子多福,这是好事,该高兴才是。”
黄老太没说话,想到文家最后的结局,呼吸都觉得困难。
多子多福?子孙越多,就代表最后文家被抄家流放时,遭罪的人也越多。今早来请安的人里面,很多都是无辜的,尤其是那几个才一两岁的重孙子、重孙女。
他们何其无辜?
而这一切都跟大房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