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打捞古瓷(2/3)
持续了一个半小时,这主要是在此期间,很多人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深入交流,俗称这是第二会场,朱老为古风介绍了几个馆长和收藏名家。
饭后,有些人离去,这些人没有准备参加下午的交流。
下午,主要是宝物展示,交流。宝物持有人或者代理人坐到了椭圆会议桌之前,每人将自己的宝物摆放到桌子上。然后开始介绍自己的宝物。介绍时可以说明,展示的目的。即是展示只是和大家分享,还是要交换,交换采取什么方式。是直接出售,还是以物易物。
宝物摆放好后,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到了古风的宝物上。因为古风的宝物太抓人眼球了,三件大器:
1、粉彩勾莲纹天球瓶,清乾隆,高29,口径58,足径87。
2.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清乾隆,高402,口径192足 211。
3.黄地粉彩勾莲纹大樽,清乾隆,高563,口径207。足径293
主持人看到大家看中的宝物,会意了大家的心思,直接请古风讲解自己的宝物。
古风毫不保留,娓娓道来。
主持人,各位前辈,各位同仁,很高兴在此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三件宝物。我这件宝物是打捞瓷。
第一件是乾隆款粉彩勾莲纹天球瓶,清乾隆年代,官窑,器型:高29厘米。口径58厘米,足径87厘米,
瓶直颈、圆鼓腹、而足,口沿下为黄地松石色云头纹。颈部和腹部均以粉色地粉彩绘制,主题纹饰为勾莲纹。莲花枝叶舒展,枝茎和花朵以绿、白、红、蓝、间绘。近底部绘莲卿纹,器里及外底均为松石绿釉。外底署红彩。
第二件是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清乾隆年代,官窑,器型:高 402,口径192。足径211。
瓶口外敞,短粗颈,颈两侧堆型象耳,重肩,鼓腹,圈足、瓶内套一直腹小瓶,与外瓶颈部相接,可以转动。小瓶白釉地上饰粉彩,瓶颈与肩两部位。各绘 12个开光,上下相对,颈部开光中,有楷书万年、甲子及篆书天干名:肩部开光内篆书地支名。腹部饰黄地轧道的缠枝花纹,并镂空出4组四季园景开光景窗,透过景窗可以看到套瓶上的婴戏图,童子们成骑马、或打太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