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自请处分(2/4)
百姓他们归还了,财物也还回来了一些,对方又想要些粮食,张之厚筹措了一万多石粮食给他们送去,他们才罢兵离去。
事情办成之后,张之厚总觉得自己只用了一万多石粮食解决了这个问题,正想着怎么把坏事变成好事,结果朝廷训斥的圣旨就下来了。
“本督说一力承担,就一力承担。如今本督年近六旬,你还未到知天命之年,你还有前程。”
张之厚看着小了自己将近十岁的赵怀民,轻叹一声,走了出去。
“大人!”
看着张之厚的背景,赵怀民唤了一句。
“回去吧,记住当官要为民做主。”
张之厚微微一顿脚步,接着继续往后面走去。
几天之后,身在养心殿的朱由校收到了陕西传来的两封请求致仕的奏折。
看完了奏折,朱由校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此时的他早就从当初的震怒之中,恢复了过来。
仔细想想,徐光启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延绥镇一共就两万兵马,抽调了一万前往四川,这必然会让边关守备力量不足。
可这事也不是他的问题,他是让陕西抽调一万兵马前往四川,为什么非要从延绥一镇抽调兵马。
还不是你自己判断失误?
思来想去,他决定罚两人一年的俸禄,让他们戴罪立功,好好安抚百姓,帮助他们恢复生产。
另外让张之厚派人与顺义王交涉,不可苛责部众,扰乱边疆。
当然派往林丹汗的使者还是要去的,这个素囊台吉迟早是个隐患,林丹汗愿意打就打,如果不愿意打,那也随他去。
此时压力最大的还是身在贵州的孙承宗,他这些日子一直按照既定计划,指挥大军稳扎稳打,逐步缩小叛军的包围圈。
可当陕西遭到土默特部劫掠的消息传到了贵州的时候,他也有些担心朱由校会不会让他速战速决。
毕竟如果自己当初速战速决,朝廷也需要抽调陕西的兵马前往贵州。
不过思考了一个下午之后,他决定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在尽量保证伤亡最小的情况下,给士兵练兵的机会。
他的这种打发让奢崇明和安邦彦十分难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