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租地(2/3)
但此时不能好高骛远,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
罗阳笑了笑,开口道:“长者说笑了,眼下十头驴足矣!不过日后二十头驴怕也不够,若要买时,还须张公费心才是。”
听了这话,张孙巨顿时眉笑眼开。其实十头驴已经让他欢喜的不得了,再加上罗阳小小的画了一个饼,更是让人喜出望外!
张孙巨笑呵呵的举起酒杯,自顾自的喝上一口,便道:“十头驴好说,老六几人家里的已是够了。不知这地欲要购置几何呀?”
罗阳眯了眯眼,也将酒杯端起,抿了一口道:“张公你也知晓,我乃前队南阳郡人氏士,千里来到长安只为求学攻书,几年后便要回归本处。购田对我等并无大用,所求者无非些许薄地,起造几间驴棚,可供几头蠢物养息即可。在下思虑多时,有一两全之策,不知意下如何?”
“郎君且说,小老儿无不应承。”张孙巨果断答道。
“紧邻太学之田乃是上田,不知一年产出几何?”罗阳没有直接说明,而是拐弯抹角的先提了个问题。
张孙巨身为三老,是有协助收租之责的,对于田亩出产可谓了然于心。
只见他不假思索的开口道:“好年景时,一亩可收四石。遇到水旱灾年却不好说,颗粒无收也是有的。”
说罢,罗阳接过话头道:“既然如此,若我每亩出钱200,以做租用之费。一年为期,写下字据,待不用时,田地完璧归还,不知张公以为如何?”
听闻此言,张孙巨捻起胡须,心中做起计较。沉吟片刻后,开口道:“小老儿年过花甲,往日里遇着的都是买田置地,或是自家耕种,或是租与贫户耕种,今日却是开了眼界。郎君此策甚妙,只是200钱倒也不必,我等村夫不是那没眼之人,150钱足矣。即便如此,也是我等多占便宜!”
张孙巨的这番言语,不禁让罗阳心里生出些许敬佩之意,暗道老者是个人物。知进退,懂变通,且目光长远。与这样的人打起交道来,必然是省心省力,相得益彰。
一个小小的张家聚,便藏着如此人物。放眼整个天下,整个滔滔历史长河,更不知有多少英雄好汉埋没其中。而能留名青史的,相比较起来,也只凤毛麟角罢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