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大结局2(2/3)
这样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未来的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的。
京州的不少权贵家里都打听起来这两小子,希望能早点将家里的闺女和他们定下婚事,就等着他们往后中举当官的那一日。
与此同时,陶春花也生了。
之前两个儿媳妇都心心念念的生儿子,虽然沈玉兰说了生孙女她也喜欢,可是这两个儿媳妇有心结似的,一定要给她拼一个孙子出来。
这一次陶春花生了一个儿子,可算是如愿以偿了。
张晓梅现在身体修养的差不多了,到了年底的时候,也怀上了身孕。
因为陶春花已经给婆婆拼出来了一个大孙子,所以当自己再次怀孕的时候,张晓梅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这一胎,如果能生出儿子最好,生不出儿子的话也没关系。
沈玉兰没想到的是,张晓梅怀孕的时候,自己紧跟着怀上了。
沈玉兰就想到了一个词“老蚌得珠”。
不过她才三十几岁,其实也不算是来,顶多是大龄产妇而已。
其实虽说现在怀孕的岁数大了些,可是沈玉兰不是头胎,之前生过四个孩子,所以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要是年纪大了,还是头胎的话,就会有危险了。
沈玉兰怀孕,楚暄和皇室都非常的高兴。
皇太后都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还有子嗣的这一天,所以对沈玉兰嘘寒问暖,还送了不少上好的补品过来。
沈玉兰和张晓梅便安静的在家养胎,等着开春的时候,沈玉兰献上的新粮种也播种下去了。
对于沈玉兰说的产量,楚榕很是期待,只盼着是和沈玉兰说的这般。
眨眼间,粮食收获了。
这一次的产量大大出乎了楚榕的预期,竟然高达了亩产一千斤。
这么高的粮食产量,立马在朝堂上引起来了轰动。
楚榕打算来年推广新粮种,大宋王朝的百姓听了这件事,也都满怀期待,老百姓终于不用再饿肚子了!
楚榕高兴的嘉奖了沈玉兰一番,觉得她是整个王朝的功臣。
这会儿,楚榕也庆幸起来,当初他没阻拦同意了她楚暄的婚事,不然沈玉兰多半不会献上这样的新粮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