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五次战役1(2/4)
此时联合国军的地面作战部队为6个军共17个师又3个旅、1个团,共计34万余人,第一线兵力为12个师又2个旅,第二线和后方兵力为5个师又1个旅及1个团。
其部署为:南朝鲜军第2军团第8师位于大田,第9军位于华川至涟川以东地区,美军第1军位于涟川以西及临津江两岸地区,第10军和南朝鲜军第3、第1军团分别位于杆城、元通里、杨口地区。美军空降第187团、骑兵第1师及南朝鲜军第2师为预备队,分别配置于原州、水原、春川地区。
中朝人民军队在第四次战役中,赢得了时间,掩护了志愿军第19、第3、第9兵团集结,从而使志愿军第一线作战部队增至3个兵团共11个军33个师另4个炮兵师,加上人民军3个军团,总共60万余人,地面兵力居优势。
但志愿军新入朝兵团, 准备仓促,对地形、敌情不熟,后勤保障尚无重大改善,只能保持最低限度的供应。
老总根据燕京关于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志愿军后续兵团到齐后再进行有力的新的战役的指示,经与人民军商定,在联合国军实施登陆之前发起第五次战役。战役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敌人几个师,挫败其登陆计划,夺回战场主动权。
在战役指导上,实行战役分割与战术分割相结合、战役包围迂回与战术包围迂回相结合。在部署上,集中志愿军3个兵团共11个军及人民军1个军团于西线,在春川至汶山里之间实施大规模攻击。
以其中一部兵力从加平至金化凿开敌人防线,将联合国军东西分割开来,使其不能互相增援。
以人民军2个军团在东线牵制美军第7、第2师,使其不得西援。以志愿军3个军位于平壤、元山、肃川地区,人民军2个军团位于沙里院、淮阳地区,分别担任反空降和反登陆任务。
此时的志愿军,相对于第一次战役时期,火力配置已得到很大地的加强。这都要归功于我军在前四次战役中的出色表现,朝鲜战争爆发时,苏联对于志愿军的战斗力是持怀疑态度,认为不值得投入过多的武备。
因此苏联对中朝军队的军事援助非常有限,但志愿军通过四次战役的胜利让斯大林意识到,华国军队是一支战斗力并不弱于苏美,是一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