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五次战役5(2/3)
则向地面的部队通报空军的掩护计划,下午五点至七点会再次出现在鹰峰山周边上空,请地面部队暂时隐蔽休息并做好下午主动撤退的准备。
下午5点,温暖和千余架战机准时出现在鹰峰山上空,期间并没有敌机出现,周边的联合国军也远远退出上百公里,180师轻松撤回,没有再发生战斗。
第五次战役结束以后,大部分180师营以上的干部受到相应的处分,让他们感到委屈的是“政治动摇”的结论。
如果仅以军事层面出发,因未完成志司和三兵团交给的战斗任务被撤职、降职,他们不会有太多的怨言,毕竟,未完成伤员转运和未能有效地迟滞敌人北进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此时老总盯着地图,李奇微也在盯着地图,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停留在了同一个地方:铁原。
铁原是铁路的交叉点,是后勤补给的中枢,离志愿军司令部也很近。
如果铁原被美军拿下,志愿军前方的所有武装将全部断粮、断弹药;如果志愿军司令部被拿下,朝鲜战争将就此结束。
这是一次比仁川登陆更为重要的战斗,是决定命运的一搏。
此时,离铁原最近的是第63军,老总要求63军立即前往铁原布防,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守住15天,给整个志愿军一个喘息和重整的机会。
问题在于63军本身也急需休整,出国前兵力四万七千人,此时能够动用的却只有两万四千人左右。
而与之相对的联合国军,则有美军四个师,英军一个旅,共五万多人,而且他们距离铁原只有不到20公里,这也就意味着,联合国军的装甲部队在几小时之内就可以抵达铁原。
而63军甚至连挖战壕的时间都没有,不仅如此,联合国军还拥有1300门大炮,180辆坦克。
可以说,这是一个几乎完不成的任务,在兵力不到对方的一半,火力以及支援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想要拖住对方15天,简直是痴人说梦。
63军的顶头上司,第十九兵团的杨得志和李志民回电:“敌先头坦克和汽车部队已进至到涟川附近。东边之敌已到文岩里向艺浦里侦察,艺浦里是否有三兵团的部队请告。原令第六十五军在涟川以南地区阻敌半月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