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惑与醉(1/2)
第一个搬到我们村子里的人。曾经在清朝末年送老婆娘家的人回家,赶着毛驴车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群小孩。都叫着:大爷,大爷,凑凑车,大爷大爷凑凑车。于是,老二爷就让他们上车了。结果,一夜也没有回家,全家人都急坏了,急忙沿着南河的路去找,发现二爷的毛驴车还在走着,只是围着一座坟墓反复着,老二爷也已经死了。刘家的人说:刘家的老四,死了。在他死的那天,其实雨并不大,南河里的水也不深。大家都在河里捕鱼呢。只有刘四,一下子就扑进了最深的土井(运河里稍微深点的地方),大家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见人,不一会就看见许多的癞蛤蟆都从哪儿网上冒,还有许多小蛇也从哪儿游出来。于是,大人们急忙捞刘四。刘四死了,嘴里是癞蛤蟆,鼻子里是小蛇,同时一只手抓着一只癞蛤蟆,一只手抓着一条小蛇。村子里的姓不多,只是这两个故事就有着很多的版本了。但是,若说事实吧,就是因为这条河从很多庄子之间穿过,成为了附近村子的自然分界,也就多了很多的神秘感。还有,就是在过去那个婴儿成活率不高的年代,南河处于各村土地交界处,或者岸边地形稍微复杂点的地方,自然埋葬的婴儿要多。这也使得南河充满着一种恐怖吧。特别是有人说,一到半夜的时候会听见小孩哭。我们这些70后,无论是从70年算起还是从71年算起,都还是喜欢在夏天现在刘四死去的地方洗澡,然后大家一起扛着蛇皮袋去那个埋葬婴儿最多的乱坟岗子去割草,最后大家在发现幼小脑盖骨的神秘恐惧感的惊吓下,跑回村里的地里去割草,这样是快乐的一天。其实,作为农村孩子70后的快乐,不仅是这些。一般来说家里的兄弟姐妹多,每家大多是在三四个,有的是五六个,甚至还有更多的。晚上捉迷藏,白天帮助父母亲干活,还有各种游戏,例如打樕(皖北农村自制的一种玩具,一般有两个构建,就利用一根十公分左右大拇指粗的小棍子两头削尖,再找一根五十公分左右的棍子,要有胳膊这么粗,用大棍子打小棍子,参与人员一般分为两班,一般打的时候,另一班人拾,往起始点的画好小方框里投,进去就算赢了。),砸沙包,跳绳等,这些活动大多都是根据农村现有的东西自行“研制”的。当然还有打牌。如果说还有快乐,小时候的我一直有一个等待。就算等着姥姥去赶集。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