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太上皇,那件事臣已经查清楚了!(1/4)
房玄龄思索了一下,随即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你说的不错,此人确实是一个隐患。”
罗艺能被赐李姓,皆因李渊。
这也意味着李艺是李渊的心腹!
所谓的女帝让他坐镇泾州,只是对外一个幌子罢了,这肯定是李渊的主意!
李渊让他坐镇泾州,显然是不想开启战端。
就是说,只要有李艺坐镇泾州一天,想要发兵突厥,就绝然不可能!
房俊继续说道:“不仅是李艺,皇家那几位偏向太上皇的宗族,也都需要处理掉。”
听到处理掉三个字,房玄龄心头跳了一下,思索了几秒后摇头说道:“太上皇肯定不同意,必然会从中作梗啊。”
房俊摇头道:“这件事,用不着他同意,甚至可以将他蒙在鼓里,不知道此事。”
闻言,房玄龄好奇道:“你有什么办法?”
“回去了再说。”
房俊笑了笑,等到马车停靠下来,他跟房玄龄一起走下马车,回到房府的堂屋之中。
房俊找到笔墨纸砚,转头对房玄龄说道:
“父亲,你有太上皇的笔迹吗?”
“有!”
房玄龄转身走了出去,在自己的书房中找到一沓纸张,说道:“这些都是太上皇之前亲笔写的,赐给咱家的,你看看。”
房俊接过来低头仔细看了看,随即摊开崭新一尘不染的绢帛,提笔模仿着李渊的笔迹,写了起来。
房玄龄在旁边看着,当看到第一行字赫然写的“朕”字,再结合他模仿李渊的字迹,顿时明白过来,说道:“你是要借太上皇的名义,把李艺骗到长安城?”
房俊低头一边写着一边嗯了一声,说道:“只要有这封书信,李艺绝对不可能不来。”
房玄龄仔细看了看他写的内容,深以为然点头道:
“不错。”
“别说是他了,就是为父看了,不管有多远也得来一趟!”
绢帛上的内容,是房俊借李渊的身份,写给燕郡王李艺的一封密信。
内容概括来说,就是长安城现在的琉璃厂很是赚钱,李渊考虑将琉璃厂在泾州也建一座,但其中涉及机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