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王莽与刘章(2/3)
废除奴隶制度等;而在经济上,王莽所提出的理论更是极为超前,比如说对田地实行王田制与私属制、改革币制、强迫劳动、建立贷款制度以及政府干预经济等等。
根据王莽的这些作为,后世很多人都相信着,王莽很可能是位真正意义上的穿越者。
而刘章呢,他做的有些事也与王莽有着高度的相似甚至是重合之处,就比如说兴建学宫这一点,实际上当初的王莽也曾大力发展过教育……
同时,二者都是以一种极为克己奉公的形象出现,也同样的在民间与朝堂上部分人心目中的声望极高,而二者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刘章还没开始搞土地改革以及没有尝试篡位自立了。
而这……又如何能够不让那些传统世家心生警惕呢?
所以啊,世家与刘章如今就像是在互相警惕着对方的对手,眼前的平静期与其说是双方理智上的克制,倒不如说双方都是在平静中观察着彼此并等待着对方露出破绽,以便施展雷霆一击。
而在这个时期,表面看起来刘章是占据着上风,但其实不然,毕竟世家就算露出破绽,刘章也很难去下死手,那属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糟糕情况,可对于世家来说就不一样了,这与道德无关,毕竟刘章死了也就死了,无非是重新回到世家主导天下的“正轨”上,至于损失,世家完全可以在过后从百姓身上找补回来。
人类社会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大部分时间里,普世价值观里的坏人往往比好人更容易获得所谓的“成功”,毕竟二者相较而言,前者不择手段,而后者却是瞻前顾后需要考虑做一件事是否会造成某些不良影响。
因此才导致了前者往往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财富,而后者则只能劳心劳力的去苦心经营。
不过嘛,快有快的麻烦,慢自然也有慢的好处,最直观的一点就是,二者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稍微展开一点讲的话,那就是前者因为自身的不择手段,难免会触及到道德甚至是法律层面的敏感点,是以,当其想要获得足够高的风险抵抗能力时,就只能依赖于为自身寻找一面保护伞,这种情况本质上就是一种恶性循环。
而后者的情况恰恰相反,其更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公平的环境来实现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