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该诛(2/3)
日夜里,杜掌事遣人来通知她,今日一早跟随銮舆早朝。她并未交代其他,宋时微也早已习惯。
这是杜掌事的性情。
一个人是不是心机深沉,从谈吐行止间品味的出来。是不是圆滑,有没有伪装,粉饰后总有痕迹。真性情不懂得拐弯,也许叫人难以适应,显得冷硬刻板,可在宋时微看来,仍是可喜可爱的。
杜掌事便是这样的人。
她天生一张冷脸,生人勿进的刚强,一句话恨不能半个字就交代完了,多说一句都像是恩赐。可倘若真问她什么,也绝不会藏私,将关键裉节讲出来,绝不屑于耍奸。
宋时微讷讷应是。
皇权巍巍,她被方才太后上撵的架势给震撼住了。
直到站在德阳殿的帘子后面,听着前面手持笏板的臣子禀事,脑子里还有些晕乎乎的。
她竟这么走到朝堂上来了!
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喘息声大了露怯,宋时微耳边尽是自己蓬勃的心跳声,放炮似的热闹,手心里汗津津,连她自己也不知为何这般激动。
身子直挺挺的僵着,失了窍一般,直到杜掌事轻贴了贴她的,她才如梦初醒,默默地吁了口气。
底下们臣子吵得热闹,陛下坐在高高的御座上,像俯视众生的佛。
恢弘的銮座显得他的背影愈发单薄,与乱糟糟的朝臣们相比,倒有几分说不清的落寞。
堂下说的是平阳侯父子私藏甲胄一事。
宋时微听了半晌,也明白过来。
一方要斩首,另一方力保,驴拉磨似得拿律令和孝道翻来覆去的吵,吵得急了,还有人要撞柱子当场明志,拦的人与嚷的人团成一团,简直比过节的西市还要闹腾。
能入大朝会的,必是食佚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宋时微原先以为朝会是肃穆庄严,此时才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利益面前,向来持重的臣工又怎样?还不是争的面红耳赤,寸步不让。
宋时微心里忽然也没那么怕了。
先头那要撞死的大人跪到地上,义气凛然,“‘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便是民间小儿也懂得道理,光禄勋难道不知?高祖明令,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