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星巴克&硅谷(2/3)
创始人之一——斯坦福大学无线电工程学教授弗里德里克·特曼,他的两个优秀学生威廉·休利特和戴夫·帕卡德在1938年从导师特曼那里借来538美元作为起步资金,开始了创业之路。他们通过抛硬币决定了公司的名称——hewlett-packard(hp惠普),这是硅谷历史上成立的第一家公司。他们最初的加工车间是一个小小的车库,而如今这个车库被誉为“硅谷诞生地”。超过半个世纪以来,休利特和帕卡德的合作无懈可击,一个擅长战略规划,另一个擅长行动执行;一个专责内部事务,另一个专责对外交流;一个主导技术研发,另一个主导企业管理。他们的共同努力使得惠普成为“硅谷长青树”。
在1985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曙光初现,硅谷因个人电脑的普及导致许多人失业,引发了社会恐慌。许多人担忧这种技术发展会削弱人类之间的互动需求。这一时期被戏称为“死亡谷”。
然而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随着众多企业的兴起,包括谷歌、雅虎等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企业逐渐主导了硅谷。杨致远创建的雅虎在短短一年后就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身价猛增至亿万富翁。还有在1994年,安德森仅用一年时间就创立了网景浏览器。上市当天,网景的股价从28美元直线上升到75美元,创造了奇迹般的业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1995年美国亚马逊公司的成立为代表,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成为了电子商务领域的首批企业家之一。他放弃了华尔街的年薪百万的优厚待遇,在家乡西雅图的车库里投资30万创立了亚马逊书店。1999年,他被誉为“电子商务之父”。自1995年起,多对多的商业模式终于开始崭露头角。这种模式为各类采购和销售企业提供了简单方便的交易平台(b2b电子商务平台)。
1999年,亚马逊、ebay等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平台逐渐崭露头角,但此时在美国,仍有90的电子商务活动仍为企业间的各类贸易。这不仅是因为各行业都制定了数据交换标准,更是因为电子商务平台本身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苏明热情洋溢的描述中,他谈到了那个激发无数人激情和活力的地方——硅谷。他情绪高昂地阐述道:“那里的人们被创新的火焰所点燃,他们以冒险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