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拍砖(2/5)
,包国维感觉自己打了鸡血一般,越学越起劲,
此时老包捧着一碗比往常更加丰盛的肉盖饭笑意浓浓地在屋门处看着努力学习的包国维,
此刻老包眼中的儿子,就如同在街上遇到的那位高科长一般,戴着帽子,杵着绅士棒,衣冠楚楚,好不光鲜亮丽。
————————
吃过饭后,包国维便跟老爹打过招呼后就出门了,
胡大这碗饭加的料太足了,必须得出去走走消消食,
这当厨子就是好啊,这年代,饿谁都饿不到厨子。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没被战火、饥荒摧残的周城颇有种岁月静好的氛围。
街上卖年货、花样儿的摊贩更是给小城增加了不少热闹的人气儿,
这种久违的热闹感只有小时候才体会到,
越长大越没过年那味儿。
小城热闹的街道就那几条,包国维不多时就逛完了,
途经一家书店的时候,
包国维好奇地看着橱窗里这个时代地种种杂志,那可是绝对复古的,
并且其中的不少文刊内容作者都是后世认为的文豪大家。
当目光扫到橱窗角落的时候,他看到一本比较破旧的杂志和一些旧书挤在一起,
包国维以为是自己看花眼了,连忙又擦了擦眼睛仔细一看,
是《青年杂志》!
这可奇了怪了,
《青年杂志》,也就是《新青年》杂志,
这杂志在1926年就被国民政府强制停刊了,
没想到这家书店居然还有存本保留。
包国维不禁凑上前把头放在玻璃上仔细看,
没错了,就是新青年的第一卷,
陈独秀先生著名的《敬告青年》便载于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
这个文化价值是不可言喻的,
包国维有些激动,想要立刻买下来,
但是口袋里没有一分钱。
犹豫再三后,包国维走进了这家书店,
书店不大,但藏书颇多,布局得当,
很有种古朴意境的感觉。
柜台上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