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刘家兄弟的私人问题(5/6)
这次轮到刘家兄弟愣神儿了,这怎么是没关系呢?好像他们现在干的也。。。。。。
何雨柱摇了摇头,“他们做的过火了,背后又没人,杀鸡儆猴咯!”
刘家兄弟一愣,旋即想明白了。
怪不得何雨柱跟李怀德合作呢,怪不得何雨柱只让他们在黑市悄咪咪的操作呢,原来如此啊!
另外几个愣子一脸懵圈,一个个腆着脸开始追问详细经过。
1982年,上面连续发文要求坚决打击经济领域内的各种犯罪活动。
于4月13日,以投机倒把罪抓了一批走在市场经济风口浪尖上的人。
在温城,“五金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螺丝大王”刘大源、“合同大王”李方平、“旧货大王”王迈仟、“目录大王”叶建华、“线圈大王”郑祥青以及“电器大王”郑元忠等几人被列为重要打击对象,由此称为“八大王”事件。
1984年,再次发布文件,提倡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搞活流通。
当时的温城市领导们认为,要贯彻、落实好1号文件,首先必须解决“八大王”问题。时任温城市书记深感,“八大王案不翻,温城经济搞活无望”。“用唯实的眼光看,这八个人是市场经济中先富起来的个体私营经济的代表人物,是农村的希望,是农民的榜样。这个案子,非平反不可。”
于是,在授意下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八大王”全案进行复查,得出的结论是:“除了一些轻微的偷漏税外,‘八大王’的所作所为符合精神。”
1984年4月,“八大王”被平反。当年的“电器大王”郑元忠继续从事商业,后来,他创办了庄吉集团,成为温城乃至全国叱咤风云的商界人物。
从曾经在体制上成为被打击的对象,再到高调平反,“八大王”的命运沉浮与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紧密相连。
啧,你瞅瞅,多难啊!这年头想安安稳稳的多难!是死是活都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尴尬。
当初的八大王也就剩下一个,惨嘞。
当然,后续这些事情周家兄弟几人不知道,他们只能是知道了有人倒霉了,但心里对于何雨柱的安排更为上心了一些,反正听何雨柱,那保证没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