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沙盘推演(4)(2/3)
宋鸿飞又道:“再算上在乡军人、警察和侨民这些可以迅速应急补充的兵力,约1万余人。东洋军可用的所有兵力约27万人。”
王之又算了算,说道:“在较短时间内可增援的兵力,有‘朝鲜军’两个不满编师团,约2万6千人。东洋军能动员投入的所有兵力,大约在5万3千人左右。当然这是总兵力,实际可动用的兵力要大大折扣,能投入战场的战斗兵力不过半数。”
宋鸿飞道:“东洋军可以沿安东、南满铁路快速机动增援,同样的,奉军也可以利用北-津-奉的铁路,将关内的大量兵力快速调集增援。”
宋鸿飞指着沙盘,说道:“显而易见,事变初期,从东洋军投入兵力的过程来看,可看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事变之时关东军约15万正规军,外加1万余随时应急补充兵力的突袭;
第二阶段,驻朝鲜东洋军第39混成旅团等部约6000人增援。”
王之说道:“在第一阶段,兵力对比东洋军极其劣势,武备对比也不占优势。东洋军进攻奉城时,由于兵力严重不足,还给城内的在乡侨民发放枪械,协助攻击。”
宋鸿飞接着道:“我们看沙盘,实际上按照我们多次的推演,在事变之初,只要奉军能够组织起战斗,奉城和奉省绝不会丢!”
“奉军的驻防情况是,关内至锦城一线19万人,为奉军主力,随时可机动增援;驻奉城附近,有正规军15万人,加上地方军事力量,约3万多人。”
宋鸿飞指着沙盘,狠狠道:“当晚,严令各部坚决予以反击!不惜一切代价顶住东洋军第一波攻势!”
“首当其冲的北大营第7旅,以620一个团据北大营既有的坚固阵地,防守、反击;另以1个团侧击、打援;另1团做为预备队,并监视、扼制其他东洋军后续援兵。第7旅完全能够把进攻北大营的东洋军两个守备大队700人的兵力反包围消灭掉!”
“开战之后,首先以破坏南满、安奉两大铁路为战略目标。命令部队并动员一切民团武装全线出击,封锁、破坏铁路线,不要忘了,奉军的200余架飞机可以随时空袭、轰炸。失去了铁路的快速机动,关东这2万东洋军将首尾不能相顾,各自为战,成不了气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