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报纸没办法普及?一根萝卜就搞定了(2/4)
但离许都其实并没有多远。
就在二人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的时候,曹操父子带着典韦来了。
昨天典韦虽然不在,但知道了曹操和曹昂的身份后,要猜出典韦的身份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虽然如此,典韦一进门还是向苏信道歉。
“苏先生,在下典韦。并非有意欺瞒,还请先生勿怪。”
典韦学着文人的礼节,抱拳长揖。
如今他也是有字的人了,也跟着苏信学字。回到典家村,那也是个文化人了。
苏信摆了摆手,“曹司空这会儿不再集市,怎么到这里来了?”
曹操一惊,对苏信肃然起敬,“先生果真料事如神!”
他一句话都没说,可苏信却已猜到了一切!
他原本还想虚伪地客套几句,比如:我来送送您之类的。
可曹操发现,这些客套完全就是多余的,干脆直接道明来意,“是这样的苏先生,昨日您说报纸可以走进千家万户,我仔细想了想,发现实施起来相当困难啊。”
“许县少说有一万户,不说每户一份报纸,就是十户一报,那也得安排许多人日夜不停地抄录,才能制备出一千份报纸。”
想到几十人围在一起抄报纸地画面,曹操便忍不住头皮发麻。
太费时费力了。
然而他话音刚落,就遭到了苏信鄙夷的眼神,“手抄报纸?这么愚笨的办法亏你想得出来。”
报纸是相当严谨地东西,编写完后还需要复审,核对校验,然后才能定版。
如果找手抄,那么这些工作直接就作废了。
因为手抄,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抄错。
而且每个人的字写的不一样,排版肯定不同。一千份同样的报纸,一千个版本……想想就很喜感。
连版本都没办法做到统一,又怎么能够说服老百姓呢。
被苏信鄙视,曹操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像个做不出题的学生,面对老师而感到羞愧。
不过老曹脸皮也是厚,并没有因为苏信鄙视而退缩,反而厚着脸皮问道,“操愚笨,想不出其他的方法,还请先生教我。”
“请老师赐教。”
曹昂也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