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这个时代的人太苦了,赵繁打算做点什么(2/5)
矿工们就纷纷表态了。
“领导不用道歉,都是我们疑心病犯了,怎么能怀疑国家呢。”
“我们明天就上工,希望领导能原谅我们啊。”
矿工们开始下矿,赵繁一行人的测量和评估工作就能开展了。
“多亏了赵处长,要不然我们在市区就应付不来。”能开展工作了,项目组的成员都松了口气。
赵繁安抚了大家几句后就嘱咐道:“我们是来做测量和评估的,没有矿工帮助,我们就无法完成工作,这第一步工作都无法展开,后头更不好做事了。”
项目组的成员都很清楚,这个项目最难的就是怎么找到愿意赊欠货款的设备商,测量和评估报告算是最简单的工作,可这最简单的工作,差点就把他们难住了。
赵繁从来就不是严苛的人,安抚了项目组的成员后分了一下工,然后大家开始工作。
赵繁分到测量组,他得跟矿工下矿,算是跟矿工接触最多的组。
虽然矿工们都有点畏惧赵繁副处长的名头,但他实在太年轻,态度又随和,相处一段时间后,矿上的矿工都敢邀请他去参加婚礼。
赵繁笑着答应了,随口问道:“非常感谢你的邀请,我一定会带着好酒上门,我以前在农村插队做知青的时候,当地的村民邀请我去参加婚宴,我都带上一瓶酒,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也可以这样。”
七十年代,农村普遍都很穷,结婚迁居之喜还不像后来会送礼金,赵繁作为村民眼中的富人,上门必带一瓶酒,算是不轻的礼了。
一个叫敖嘎的中年男人,对着赵繁哈哈大笑,摇头说道:“不用,我们这里结婚就聚在一起热闹热闹,不兴送礼的。”
虽然别人是这么说,但参加婚礼前,赵繁还是找马志勇换了一瓶白酒,只是他没想到,这样一桩热闹的婚礼,却让他心酸得差点掉眼泪。
赵繁跟前桌上的碗里放着一个白面馒头,除了他,就一对新人有白面馒头,其余客人的碗里不是杂粮馒头,就是一个红薯,即使是结婚的喜糖也仅够发给年纪小的孩子。
敖嘎是新人的叔父,看着赵繁,流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解释道:“这么寒酸的婚礼,本来是不该请赵处长来的,只是我们旷工心里都清楚,要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