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党校培训,被嫉妒了(3/5)
闹,索性谁也不给,这么做也对。
“这事还得找人给你说说情,要不然大家都以为你太傲气了,不利于你以后开展工作。”
赵繁早就将这个任务交给齐立人去烦恼了,谢过了于耀的提醒,两人就找到座位坐下来。
说是培训,但来上培训的人级别都不低,谁还能给他们上课,主要是选个议题,大家一起讨论,然后各自写报告。
这次培训的地点定在发改委,议题很明显会偏向民生或者是经济方面。
开始上课之后,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庞乐山发言宣布议题,这个议题赵繁还不陌生。
“知青回城一直是个大问题,现如今知青回城有三个方法,一是有单位接收,二是高考回城,三是有必须的回城指标。统计局上周提交了一份报告,说是三条方法之下,回城的知青还是非常少,而更多没有回城的知青开始心浮气躁,使用各种手段明争暗斗,这种情况非常严重,已经有遏制不住的迹象,这是这次培训的主要议题。”
“第二个议题是如何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
还真离不开民生和经济,赵繁想着果然不出所料,但还没等他露出了然的神情,就有人提到了他。
“我记得知青政策的问题,汽车厂的赵厂长好像发表过一些言论,说知青是历史遗留问题,不管什么样的政策,谁都不会满意,这番话说了有一段时间了吧,不知道赵厂长还有没有别的心得。”
这话并不是别人说的,就是刚才那个针对赵繁的方永胜,他还真是见缝插针地打击报复赵繁了。
赵繁有点无语,他这话是在学校说的吧,方永胜一个财政部的处长,至于这么关注校园动向吗?
都被人家点名了,赵繁也不能认怂,他笑着说道:“我是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当时我说知青的诉求都是回城,而城里又没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和生活资源安置他们,所以不管怎么安排,知青们都不会满意,现在有些知青回城了,更多没有回城的知青当然会不满,这就是犯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心得什么的我不敢说,其实刚才庞主任说的两个课题,在我看来,其实可以合并成一个。”
庞乐山抬抬手,示意赵繁继续发言。
虽然在座的不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