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应对干旱,利益分配(1/5)
应对干旱这件事,过了几天,齐立人就召开了机械部的全体会议。
“国家想建扬水水利工程来应对接下来的干旱,大家讨论一下这项目该怎么进行,我们机械部要准备哪些前期工作。”
华夏地域那么辽阔,一座扬水工程不可能够用,可外汇有限,国家不可能再挤出指标多建一座。
建造任何工程,都需要高规格的钢材,可国内的钢材密度还达不到要求,机械部的任务是引进热轧机生产线,然后督促下属的机械厂加强生产工艺。
这个扬水水利工程没有赵繁的事,他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是露天采矿设备,日方的总设计规划图已经出来了。
当初的协议,华夏方要承担后续维护工作,维护人员由别的部门负责,赵繁主要是要选出承接维护零件的重型机械厂。
经过初步筛选,北重机和林重机两个厂当选,不过为了设备质量,这两个厂的生产车间和生产工艺得经过日方检验,若是不达标,还得整改环境到达标为止。
赵繁接下来的工作是要在日方到来之前,带着视察小组先去检验两个厂的生产车间环境,看看这两个厂整改情况是否能达到日方提出的要求。
这次去视察的人员,除了机械部,赵繁还邀请了自己的老师和学校的几个机械专家一同前往,那几个专家去过苏国的生产车间参观过,这些年也在研究国外的生产工艺。
提前就已经通知过了,可赵繁一行人到了北重机,看了车间的环境和抽检零件的生产工艺水平,大家的眉头都是皱得紧紧的。
连自己人都不满意,更不要说日方设备商了,如果国内的机械厂生产车间和工艺水平达不到要求,这个维护权很可能会保不住。
为了这个维护权,华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可现在自己人却掉链子。
北重机的厂长董光义看大家难看的神色,知道得出来缓和一下气氛,他舔着脸,笑着解释道:“不是我们厂不想好好整改,可十年八年的习惯,也不是一两个月就能改过来的,我们需要一点时间。”
机械部的小年轻干事许刚捷,踩着墙角的垃圾冷笑道:“生产线上的习惯一两个月难以改变,我们能理解,可打扫干净生产车间用不了一两个月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