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回头(3/5)
格突然脑子里一闪:“啊!滥竽充数!”
以前上学不认真,以为滥竽充数说的是是乐工吹奏的技巧不好,浑水摸鱼混全勤,原来典故是在这里呀。
搞了半天,滥邑还是以竽名闻天下。
好好的一个地方,传着传着,竟然把经典传成了反面教材。
茅夷鸿没听懂:“什么滥竽充数?”
曹革不知道怎么解释,只能说:“怪不得茅大夫在大殿里吹竽吹的如此美妙,有如天籁之音,就像是天上的神仙吹出来的美妙音声。”
茅夷鸿心情被夸的很好:“只可惜,还没学成出师,就不得不离开。”
曹革连忙顺着问:“茅大夫离开之后去了哪里?”
茅夷鸿道:“我的老师带着我们几个学生一起去了小邾国。老师在官学教授礼乐,我们就凭着老师的关系在官学里念书。”
曹革一边听,一边在心里计算,这才十几二十年,茅大夫就奔波了好几个国家。
不过小邾国什么时候被吞并的,他没急着问,只是替茅夷鸿可惜,真是命运多舛啊,茅大夫走到哪里,哪里就亡国。
茅夷鸿哪里知道曹革在想什么,他对小邾国求学的那段经历念念不忘,如今有人问,他就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齐恺他们很少能听到读书人讲话,平时更没有机会接近太子大夫这样的王公贵族,这一路上听得津津有味,殷勤的跑前跑后的侍候着。
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茅夷鸿说的那个小村庄。
村头的小庙还在。
曹革走近了看,这座小庙,也就是一间用石头垒的小屋子,里面最多可以站两个人。
出门在外,哪里讲究那么多呢?
有片瓦遮头就不错了。
为了不惊动村里人,他们几个就静悄悄的围着小庙安歇下来。
茅夷鸿安排叔宰和叔舟带着两个杂役去找些柴火稻草来,让齐恺守着小车物品,自己拉着曹革去散步,实则是说些不宜他人听到的话。
“太子,我们这一路同行,为了不让他人起疑心,我们以同乡互称。这只是权宜之计。”茅夷鸿拿出老师教学生的语气,语重心长:“但是,太子心里要知道,不摆太子的架子,毕竟还要担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