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好多小国家(3/5)
碗,惊讶的不是吃什么,而是这个碗从哪儿来的。
他是太子,在宫里的时候吃饭有自己专用的铜碗铜盘,鲁军打进来,他在厨房做事的时候用的是粗陶碗,也不分谁跟谁,找个干净点的用水涮一涮,能拿来吃饭就行。
后来忙着逃出城,他根本就没想过要带这些锅碗瓢盆。
这是个铜制的饭碗,还有两个铜耳,齐恺怕烫着他,特意用麻布垫在碗底下端给他。
“这是哪里来的?”
齐恺挠挠头:“是太子的阿母准备的。”
这么好的铜碗,不用问,一看就是专门给太子准备的。
还有三个粗陶的瓦盆,给茅大夫用了一个,其他两个碗就他们几个人共用,轮着喝汤,在军营里打仗的时候,没有碗筷,大家都这么对付的。
曹革刚想推让一下,听到茅夷鸿在旁边及时的咳了两声作为提醒,赶紧把嘴边的客气话都给咽了回去。
还别说,带着烟火气的干粮热汤还挺好吃,没放油盐,曹革竟然吃出了香甜的味道。
茅夷鸿让他多吃点,白天要赶路,又要躲着人,不一定有机会生火煮食,饿的话就只能掏几块干粮来干嚼。
曹革只吃了一碗,不敢多吃。
吃饱就赶路很容易胃疼,走不动更麻烦。
茅夷鸿却认为曹革这是体恤齐恺他们,甚是满意曹革的进步。
君王要爱子民,不能没远近,也不能空口说白话。
这样做,就很好,有上位者之风,即便是去了吴国做质子,也不会有什么差错了。
吃饱饭把东西都收拾好,他们歇了一会儿饭气,就推着车子继续向南行。
茅夷鸿继续给曹革讲小邾国的过往。
小邾国的国公曹凤,通音律,擅歌赋,熟读诗书,创办了小邾国官学。
在车马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要想扬名世间,就要去王城,或者在其他国的王侯面前展示才华。
在各国之间,鲁国的歌舞最为出名,有专门的乐官创作歌舞,还有礼官在民间收集采集好听的乐曲,重新加工改编,让乐工演奏。
或者是读书人写的诗歌,让乐官谱曲,在王侯聚会的时候,或者在祭祀的时候演奏演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