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岁月静好(1/4)
曹革喜欢做手工,每拼装好一个机械模型,他就特别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季夏娘子的织布机看起来问题更严重,但是对曹革来说依然是小菜一碟,他稍微琢磨一下就知道该怎么修。
他一边修还一边思考着怎么能提高织布机的使用效率。
像这种简单的织布机,修好了是能用,只是工艺太原始,织一行纬线就要手动提一下经线板,只能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弥补效率低下的不足。
要织出十套冬衣和二十套冬鞋的布匹,按一台织布机的这个产量,季夏娘子从天亮织到天黑,到冬月底还不一定织得完,这还必须是在织布机中途不出任何问题的完美情况下。
那些个跑回家的村民陆陆续续的搬来七架织布机,八个纺轮,一下子就把季夏家门口的空地给堆满了。
曹革一看,有的能修,有的不能修,就是能修的也得再修个天。
还走不走了?
“能修就修,今天在这里歇一晚。”茅夷鸿穿着件不太合身的长棉袍,走过来坐在曹革身旁的树桩子上晒太阳:“十夫长带叔宰去问路了。”
茅夷鸿刚才打着收棉布的幌子,让井栏带着他在村里转了一圈,顺便向井栏打听路况。
先是井栏告诉他说,那座山里根本就无路可走,溪水两旁都是沼泽地,本村的村民宁可饿死也不敢循着溪水进山。
言下之意就是不相信他们是从山里跑出来的。
但是看看他脚底裤腿上粘的黑泥巴,又嫌弃的捂着鼻子说,确实是沼泽地里独有的臭泥巴。
再听他说起半夜里看到的那阵白雾,更是大惊失色地说雾里有吃人的鬼怪。
最后居然还问出了你们到底是人是鬼的鬼话,问得茅夷鸿啼笑皆非。
不过这也让茅夷鸿很放心,至少他知道后面没有追兵,昨晚的事算是揭过去了。
他问井栏,从村里去淮河要走哪条路?还有多远?
井栏说,从村里去淮河边,推着空车子走一天就到了,去淮河城的话那就远了,离这里有五百里地,冬天去的话走路要走小半个月,夏天去的话要走一个来月,可能还到不了,因为路上一下雨就涨水。
茅夷鸿这才明白,原来那老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