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知之非艰(2/3)
子,你说的太对了,能写字的土地是能够带着走的。”
他在地上画了个正方形:“等我们到了城里,我就去找木匠,让他给我做一个这么大的木头托盘,长三尺,宽三尺,四周高两寸,里面放上沙土,这样我想什么时候写字都可以。”
这不就是沙盘嘛!
多简单的一件事,没有人提醒,自己会做,却没有想起来做。
季夏拍着手赞道:“叔革真是有办法!这个办法真是太好了,我之前还想过要织很多很多可以用来写字的布匹,还想去向人请教怎样在布匹上写字。如果可以有这样写字的木板,学习识字算数就方便了。”
何止是方便,还节约了一大笔钱,节约了布匹的钱,节约了织工的工钱,更是节省了很多很多的时间。
曹革比季夏更高兴,自己原来想的是做白板或者黑板,还想着要找制作清洗剂的材料,还琢磨着怎么把木板做得又防水又好写字,啧啧,那脑子,就局限在雕板印刷上。
结果,只要做个沙盘就解决问题了!
“季夏娘子你看,假设这里有块地,专门给你设置塾学,一共开设六门课,最开始的时候每门课只有一位夫子,那么就要六间房子,还要一间大房子,还要……”
六间小房子给夫子,每个老师要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大房子就是课堂,还得有学生宿舍,还得有饭堂,还得有练习骑射的操场,还得有吹拉弹唱的专门教室。
不画不知道,一画吓一跳。
原来要规划一个学校,真的不简单,不仅仅是有了房子有了夫子就够,吃喝拉撒这些也全都要考虑进去。
季夏对于开塾学有着坚定的信心,但是那也只是一个笼统的梦想,她甚至都没见过真正的学馆是什么样子的。
她的目光随着曹革画的线条框架移动,地上画的越来越乱,她心里的塾学的模样却越来越清晰。
“在影壁这里写上「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季夏的手指点在草图的大门口处:“塾学的每个学生都要以圣人的教导为训。”
曹革记得自己上一世读书的学校,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都是刻在牌匾上或是泰山石上 ,醒目的摆置在校门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