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背锅者,两权相害取其轻(1/4)
“君为大,父为轻,国君不可弃……”
按照惯例。
赢天君和诸位王侯世子一同诵读《君王篇》。
这部书籍由太玄官方撰写,于民间广泛传播,目的不言而喻。
都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可水太容易被愚弄,随便挖条沟渠,就能改变水道,让这水流向自己想要灌溉的稻田。
对于掌权者来说。
民众不需要太聪明,太过聪明反倒不好摆布。
青学宫对赢天君这些质子的培养主要以文为主,核心就是思想灌输。
一直到临近正午,学课方才结束。
事实上,青学宫的授课非常轻松,三天晒网两天打鱼。
毕竟诸位王侯世子被请到这里,主要就是为了制约远离王城的王侯,而非真是什么为了大玄未来,以国之师资,培养卓越一代。
授课结束,众人也准备去青食殿吃饭。
“赢天君,养伤回来怎么变哑巴了?”
“难不成那日伤到了喉咙?”
说话之人名为周承乾,父亲是震衍侯,封地广平府。
原身上次受伤就是被他以切磋的名义给打的。
通过原身的记忆,赢天君和这周承乾是没有矛盾的,之所以为难他,是因为另外一人——赵陵。
周承乾是震衍侯的三子。
在这青学宫的地位远不如某些王侯的嫡长子。
诸位王侯哪一个不清楚,青学宫是太玄帝制约他们所创办的无形牢笼。
有王侯将不看重的子嗣送到这里,心思有异。
也有王侯明知山有虎,为表忠诚,将最为倚重的嫡长子送到此地,以此对太玄帝鉴明自己的心思。
如此。
世子们的身份也就有了三六九等。
诸位皇子时常都会来青学宫,对于那些嫡长子都是态度友好。
一来,对方有表忠心之意,令人安心。
二来,若无意外,嫡长子几乎可以代表某个王侯势力,在如今这个大玄帝求仙问道、不问朝政的情况下,重要性不言而喻。
弱者依附强者,此乃常情。
正如眼前的周承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