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回家人的怀抱(2/3)
三儿,怎么了?”父亲莫名其妙的看着韩石。
“没事,没事,就是突然想起你小时候时常给我买的松花蛋了。”
小的时候,父亲最喜欢自己,每次从部队探亲回来,都偷偷的领他到街上买个松花蛋给他一人吃,那时候一个松花蛋才5分钱。就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大梁上吃,等吃完了也到家了。
“哈哈,又馋了,哪天爸再给你买。”
母亲下班回来韩石倒没有那么激动。因为在韩石转世前母亲还健在。
母亲开始做饭,收拾家,哥姐都帮忙干活,没有人喊韩石。全家人都习惯了,爸妈只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上大学,所以,一家人谁也不攀他。
为什么让家人养成了这种习惯呢?说了话长了,小的时候韩石就特别爱学习,据爸妈讲,自己三岁的时候就能背诵“老三篇”了。
什么是老三篇?年轻的朋友估计都不会知道的,就是毛爷爷他老人家的三篇有名的文章,在毛选中可以找到。《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
文革那种年代想看别的书也没有。
就靠这一手绝活,每次母亲带孩子坐绿皮火车去部队看父亲,只要自己站在火车的饭桌上表演出这一手,马上就有人给让座位。仅靠着自己的这一出小本事,就让家人在长途旅行中不知道少受了多少罪。所以,家里人对自己都是高看一眼。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聪明才智就慢慢的消失了,真有江郎才尽的悲哀呀!家里任何人都不知道,只有自己心里明白。
弟弟是不到吃饭的时候不着家的,经常在外边跟生活区的小混混在一起玩,家里人也懒得管他,就是放任自流的那种。其实那个年代所有家的孩子都是放养模式,只要没人告状就一切平安。
现在韩石吃完饭,抹了抹了嘴又进屋学习去了。爸妈感觉他今天有些奇怪,平时都要看一会儿电视,在爸妈的一再催促下才会恋恋不舍的进屋学习。当年高考的时候还不忘看世界杯,真是让全家人都无语至极。
经过几天温习,重新学完了高中老师讲过的课程,才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基础还是差呀,让自己感到了迷茫。请教班主任后才明白,初中知识是打牢后续学习的地基,必须要打好基础,才能在高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