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18章(4/5)
淌,宛如滂沱大雨,又像细雨缠绵,既悲伤又蕴欢乐。
在焦急的等待中,我坚持工作到6点。然而,我开始担心对方可能还在下班路上,于是又听《雨的印记》来平复自己。
晚上七点半,我按下了那一串数字。
“你好,我是海南长途,我在网上看到了您的帖子,也给您写过几封电子邮件,想了解一下您治愈再障的偏方。”
“你是怎么知道我家的电话号码的?”
“我根据电子邮箱的号码推想出来的。”
“聪明,那个帖子是我丈夫发布的。这个方子也是别人给他的。现在他康复了,想着去帮助别人,但又担心被扰,所以设置了密码。近期,我们这里的网络状况并不好,因此没怎么上网。”
我与贴主的妻子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她说她丈夫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在暑假时还进行了短途旅行。最后,我记下了那位老中医的联系电话。
放下呼和浩特的电话后,我心情很好,就去了附近的一个旧书摊。樊成对我有着严格的管束,我在海口没有什么朋友,唯有通过阅读来排遣孤独。樊舟生病后,我更加节俭,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给自己买过书了。
偶然间,我发现一本名为《前世今生》的旧书,书中介绍了旧上海时期老百姓的生活点滴,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买下来。
书摊的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她人很亲和,虽然个子不高但力气大,她能从旁边的平板三轮车上轻松地抱起几十本捆好的旧书。我付完钱后,她开心地笑着说:“你是今天晚上书摊上的第一个客人,这是开市之喜,我今晚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我问道:“大姐,听您口音像是山西人,这么重的书,家里的男人怎么不出来帮忙呢?”
她说她是从山西农村来的,她的丈夫十年前死在了山西的煤矿上。那时,她的大女儿还不到十岁,二女儿七岁,小儿子还没有上小学。
我感到自己无意中触及了书摊大姐的伤痛,连忙道歉。
可大姐很淡定地说:“你们读书人说话总是这么文绉绉的,这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我现在得赚钱养儿子,没得空伤心。”
我对她的坚强心态感到佩服,不禁多问了几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