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明清红木(3/4)
房间内掏出一个铝皮饭盒,打开数了一下,总共270多块钱,他装了200块在身上。
“我回来时会从城隍庙,看能不能把今晚卖的货顺便进了。”
阿满答应一声,就往纸壳上一躺,这样的事他一般都不操心。
赵源一直懂古玩,自己的三个师父都精于此道,他打小跟着学,只是因为上手的机会太少,
算是装了一肚子理论,大部分东西,他也多少有点分辨能力,就像柒老家里的那个红木桌椅,他一眼就差不多可断代了。
这并不难,一般说老红木家具,指的就是明清两代。
更早的如唐宋,自然也会用到红木,但当时并不算流行,或者其在当时的价值远不如明清时候,
且年代久远,历经战乱,想留存下来更是不易,
赵源听二师父说过,目前有一套保存极好的唐代红木家具,但在日本一个叫东大寺的庙内。
当然,这是个例,所以提及红木,还是从郑和下西洋,带回很多压船的红木开始,红木才正式大行其道,风靡于地主豪绅之间。
明代红木家具的特征很明显,多是以线为主,结构简练,装饰适度、繁简相宜。
而到了清,就显得更为繁冗一些,式样多变,追求奇巧。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因西方文化的入侵日重,桌椅出现了弧形台面,雕花也多样复杂,
柒老家里的桌椅腿,是按照西方罗马柱的样式所雕,这就是个很明显的特征。
今天下午的废品,他的收获不大。
刚来时,他和阿满两人靠拾的,现在则是收。
转了两个小时,也只收到了一点,他怕城隍庙批发市场关门,所以就停了收直接拉着板车来到城隍庙。
找了一个电线杆子,将板车一锁,他就打算去进货。
批发市场是四层楼,建好也才两年左右,他已走到大门口,但看了一眼不远处的一个窄巷,他还是转身走了进去。
这里连通着城隍庙的第二进,有部分卖古玩的摊位和店铺。
因为是下午,人流量稀少。
看到一个叫聚福缘的字号门额,他走了进去,目光扫视着店里,
古色古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