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论功行赏(3/4)
汉献帝说完,又封了一些有功之人。
传旨太监,看着也差不多了,传旨退朝。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吕布一看这架势,这不行,如果直接退朝,那么洛阳肯定不稳,必须得稳住军心,稳住人气。
“陛下,我有本奏。”吕布快步向前。
“温侯请讲。”汉献帝看向吕布,眼神复杂,既有温柔的一面,当然也有恐惧的一面。(温柔主要是指吕布这一次确实有大功与朝廷,诛杀了董卓。恐惧则是吕布太过强悍,武功极高,怕以后不好掌控。)
吕布当然十分清楚,既然速读三国演义有熟读三国历史,当然对这一时期的情况了如指掌。
如果放任西凉军,或者不宽恕西凉军,那么西凉军久而久之,必会暴动,则很快会成燎原之势,尾大不掉,就难以收拾了。
既然遇到这个情况,那么就不能让历史重演,也不能让王允因此谢幕。
到时,西凉军主持整个洛阳城,则天下大乱,诸侯之势更盛,大汉天下则永无宁日。
吕布大步上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陛下末将建议封皇甫嵩为大司马,同时兼领西凉军,原董卓部下所有部曲全部归皇甫嵩领导,让皇甫嵩先安慰原来董卓部下,笼络人心,以免引起暴动。”
汉献帝看向众位文武大臣“众位卿家以为如何?”
现在刚刚铲除了董卓,朝政还不是很稳定,所以不能强制专断,必须听一听各大臣的意见,而且这个大权目前不能说都在自己手里。
“陛下,微臣以为不可”王允第一个就不愿意了,
第一,王允与黄甫松不和,让皇甫嵩领西凉军害怕以后不好控制。
第二,王允深恨西凉军以及董卓的部下,对董卓进入洛阳以来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
第三,现在王允有大功于朝廷,刚刚铲除董卓,评定了洛阳暴乱,可以说,王云已经有点飘了,认为天下所有的大功基本都是自己的。
第四,王允向来胆大,而且极其自负。王允认为,自己能力超强,董卓这么强悍,都把他屏蔽了,更不用说天下群贼。现在“洛阳在手,天下我有。”可以完成自己忠君的思想。
确实是王允有大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