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港岛危机(2/3)
1997年,东南亚各国出口放缓,国内经济泡沫化明显。
四小虎之一的的泰国,当时外债总额高达930亿,约占gdp的50左右。
1996 年美元升值,泰铢被动升值,同时日元发生了贬值,泰国出口贸易受到重创,造成经济下滑。
泰国的出口增长率由1995年的22 5 猛降至1996年的0 1 ,经常项目逆差更是达到gdp的8 0 。同时房地产业出现大量过剩,金融机构坏账剧增,泡沫经济已濒临破灭边缘。
索罗斯东南亚的第一站,就放在泰国。
一场精彩的博弈后,泰国完了,东南亚完了,这些国家的货币,除了新元稍好些,也都跌得鼻青脸肿。
97年下半年,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一瞬间化为乌有,由此引发了二战后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冲击最巨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不仅仅是东南亚国家,就连韩国和日本这两个经济发达的东亚国家也逃脱不掉。
亚洲金融危机也是引爆了日本国内日后的泡沫经济。
这里值得说一下的是,韩国遭遇金融危机,更是被逼的总统号召国民捐献金银首饰给国家解困,许多国民都自觉排队捐献金银首饰。
而且有着陈牧这个打黑枪的存在,这些国家比前世还要惨,大批的资金进入到陈牧的口袋。
1998年6-7月间,索罗斯把矛头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向港岛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
这时,孤独挺立的港元成了旷野里的一只兔子,随时都是盘旋在头顶上的老鹰的美食。
挟着东南亚大胜的余威,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在97年10月23日,他们首次冲击港岛市场,造成港岛银行同业拆息率一度狂升至300,恒生指数和期货指数下泻1000多点,大获而归。
10月风暴过后,多次小规模狙击港元,利用汇率、股市和期市之间的互动规律大肆投机,狂妄地将香港戏称为他们的“超级提款机”。
港府虽然在97年初和年中击退了炒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