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慈爱基金(1/3)
俩人出了咖啡厅,离开了酒店,到停车场,坐上男子的汽车,驶向孤儿院。孤儿院离的不远。20分钟就到了。门口有人接男子。这个孤儿院在城市边缘,一个衰败的院落里。一栋三层小楼,一看就是解放初期的产物。院子倒不小,有个篮球场。小楼两边还各有一排平房,每排大约有10多间房子。
孤儿院院长接待了我们。院长名叫娜仁花,是一个当地的50多岁妇女,干这个工作已经有30多年了。她满脸的皱纹,说明了孤儿院工作的辛苦。但她很开朗,也很健谈。她操着贵州普通话给我们介绍了情况。
仁慈孤儿院,建立于72年,至今已经50多年了。现在我们的孤儿院规模都已经看到了。现有孤儿一共350个。从婴儿到10孩童。每年进入孤儿院的有30多个,走出孤儿院的也是30多个。
我们属于福利院管理,资金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福利院拨给我们,另一部分是政府拨给我们。但这两部分拨款肯定是不够用的,可覆盖我们费用的70。另外的就是捐款了。有时多,有时少。这些年比较好,主要是有了龙源公司的稳定捐款,每年50万。
但这时院长说不下去了。马经理立刻问道:“院长,我接到公司财务汇报,说政府从孤儿院挪用了钱。挪用了多少?造成现在孤儿院资金困难。”院长脸色很不好,犹豫起来,不过最后还是说了,最近挪用余额30万。听说这两天能还一些。否则还真揭不开锅了。
马经理听后很生气,但又不知道怎么才能不伤害孤儿院,不得罪政府,平平安安把钱要回来,并杜绝此类现象。
毕胜福说话了:“马经理,我看了孤儿院,听了院长的介绍,也知道经费情况和运营的艰辛。我想建立一个孤儿基金,用这种形式,保证孤儿院资金,杜绝外界侵扰。确保孤儿院运营正常。”
“会不会很麻烦?”马经理问。
“开始确实麻烦点,但是一劳永逸呀。”毕胜福解释道。
院长不怕麻烦,只要是资金供给有保障就行,对于她来讲,最头痛的就是资金。没资金,找资金,头痛;有了资金,担心资金,也头痛。不省心呀!
毕胜福最后说,“我要出资2,000万建立儿童福利基金。马经理,您有比较好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